APP下载

许家山村的石屋

2016-09-14徐国平

上海房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石屋石墙石塘

文/徐国平

许家山村的石屋

文/徐国平

许家山村是宁波市宁海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庄的山上山下、地头田边、房前屋后,随处可见那种纹理细密、外表呈青铜色的石板,用力敲击石板,会发出金属般的声音,当地村民称其为“铜板石”。这是140万年前地下岩浆喷涌而出冷却凝固的火山喷出岩,它们像书页般排列整齐,不用敲凿,只需用铁钎或木棍插进岩石缝隙撬动,一块平整的石头就能完好无损地取下来。这种自然天成、取之不尽的青石板,数百年来成了许家山村上好的建筑材料,由青石板垒筑的石巷、石桥、石墙、石窗、石塘、石道、石庙、石井、石凳、石桌,遍及整个山村,俨然一个石头世界。

进入村庄,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石塘,一块石碑上刻着“许家山利民池”,水面似镜,浮莲片片。石塘两侧耸立着两座高大的石屋,长满青苔的斑驳石墙倒映在一汪碧水之中。这里是许家山村先人取石造屋最早的地方之一,几百年来采石不辍,渐成水塘。

许家山村的石巷或曲或弯,或窄或宽,或长或短,还依随山势和坡度或高或低,或起或伏,纵横交错,蜿蜒迂回,极富韵味。巷道路面全部以平整的石板和碎石铺就,天长地久,石板已被村民踩踏得十分光滑。石阶也是由未经加工的铜板石铺设而成,让人感觉厚重和踏实。

石屋是许家山村最富特色的景观。石屋的墙体都是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板垒筑而成,全为天然采集,未经丝毫修饰。村民依石块形状随心所欲垒筑,墙面的图案完全没有规则,但非常平整,并向内侧略有倾斜。墙体石块与石块之间形成的缝隙,也少见石灰或水泥填抹,而是用较小的石块填补加固。墙体通风透气,即使在酷暑夏日,也能消暑解热。石屋大多低矮厚实,正门大多朝东,由于考虑到门窗对石墙承受力的影响,所以门窗设计得很小,房门以单扇木板门为主,窗户均被雕以简单的漏窗图案。因为比较潮湿,石墙根部大多长满了绿色苍苔,再加上光线明暗的变化,远远望去,全村的石屋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石墙立面色彩斑斓,这边的墙头上点缀着几朵黄色的丝瓜花,那边石缝间伸出一丛仙人掌。村庄里犬吠鸡鸣,炊烟袅袅,时钟好像停止了摆动,时间在这凝重古朴、远离尘嚣的石屋群中凝固了,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许家山村还有许多石头景观妙趣横生。在村西北后箪山腰处,有三块天然巨石搭成一石屋,当地人称之为“仙人屋”,高2.3米,顶上的石板为5平方米,石厚为0.5米,石屋内可同时容下5人。在佃田山之中还有石浪奇观,累累巨石、层层石浪,一路铺泻而下,千姿百态,有的形如大海龟,有的貌似憨猪头,有的外表乍看像青蛙、海豚、卧牛等,令人目不暇接,不由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许家山村的美在于远离尘嚣,宁静安详,自然景观浑然天成,纯朴和谐。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和经济滞后等原因,村中的年轻人不再留恋这已延续了几百年的古老生活方式,大多数住户已迁往山下居住,现在许多石屋空无一人,逐渐破败倒塌。仍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因实在割舍不下这铜板石情结而固守家园,年复一年与这里的石头一起延续着石头村的故事。

(作者:江苏省无锡市)

猜你喜欢

石屋石墙石塘
高山流水·松林里的红色石屋
石屋(散文)
微型钢管桩拦石墙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的应用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不一样的数字墙
石塘镇对动物养殖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整改措施
赵养军·老兵石屋
铅山县石塘古镇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研究
鱼的温暖
礼仪是一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