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成东站装修工程细部做法

2016-09-14周彦华

四川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檐口东站铝板

周彦华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浅谈成东站装修工程细部做法

周彦华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铁路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了一大批特大型省会旅客车站,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风貌和功能要求。装修方案直接影响最终的质量和效果,而细部的处理更是决定了整体装修的成败,如何提高这类建筑的建设水平一直是铁路工程领域的一个难题。成都东站作为西南地区特大型旅客车站的代表,从建设之初就对其装修细部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最终形成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装修经验为同类建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旅客车站;成都东站;装修;细部做法

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建成客站达1 000多座,其中面积10×104m2以上的省会级特大型站房15座。对于规模较大、造型复杂的省会级特大型站房细部的处理决定了整体装修的成败。站房的装修实施方案是设计与施工的结合,需要明确材料规格与等级,核定材质标准、成分及参数,审定施工工艺、工法细节等,是最终的完成实体工程的可行方案。成都东站从图纸深化,材料选样,样板比选,经过多次的会议研讨及方案审查,结合其他特大型站房装饰装修经验,才形成了最终的装修方案。

1 项目概况

成都东客站客运建筑面积约为 10.8×104m2,车场规模为26站台面26线。成都东站依托于古蜀文明渊源,舒展的屋面源于金沙太阳神鸟张扬的火焰形态。结构造型融入三星堆文明独特的青铜面具艺术元素,有力的结构支撑与屋面构成厚重、大气的建筑形象(图1)。成都东站建筑面积约为 10.8×104m2,车场规模为26站台面26线,站台无柱雨棚覆盖1~14站台,覆盖面积 7.08×104m2,是集国有铁路、地铁、市郊铁路和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高效、便捷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2 主要装修技术方案

成都东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设计中和谐交融的结果,具有深刻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时代气质。东西立面的川剧脸谱“面具”柱、大面积的拉索幕墙、檐口的仿古回文,大面积的“竹编”铝板幕墙、室内巨大的“竹叶”吊顶等这些都需要装修之前进一步深化,明确技术方案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2.1室外工程

站房外立面装修成败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外观效果。成都东站外立面造型复杂、材质多样、接口繁多,每一个点和面都是装修的重点。

(1)室外檐口及吊顶。室外檐口及吊顶铝板分别采用2.5 mm及3.0 mm厚铝单板,外表面喷涂乳白色氟碳漆。平顶处采用3 m×0.6 m以上长条铝板,中间部位设深色凹造型。檐口上檐宽500 mm,下檐宽300 mm,浮雕字体离上下檐边距离分别为250 mm、471 mm,同时设置了20 mm宽的变形缝。檐口浮雕采用3.0 mm厚白色铝板,总厚度为15 cm,造型高度为1 228 cm,间距583cm,定位轴线位于两字之间。每个浮雕字体按照固定尺寸分布。吊顶采用50 mm的主龙骨,1.2 mm厚特制挂件,吊顶板缝20 mm宽,铝板安装完后安装反支撑,间距可以控制在3 m之内,确保吊顶不受风力摇摆(图2)。

图2 室外檐口节点及吊顶效果

(2)拉索幕墙、格栅百叶。拉索幕墙采用单层索网玻璃幕墙,水平分格为2 000 mm,高度分格为1 490 mm。拉索采用316材质φ22不锈钢拉索。拉索幕墙玻璃为TP10+12A+TP10(LOW-E)。玻璃与索的间距为118 mm,玻璃厚32 mm,不锈钢索夹尺寸为76 mm×100 mm,整个索具的长度为228 mm。由于拉索是柔性结构,而且是单向(竖向)索,从而导致中间跨度出现312 mm位移差,其中最危险部位出现在拉索端部位置,玻璃板块突变达65 mm。玻璃为脆性材料,若突变较大将导致玻璃破碎,影响幕墙的使用安全。为此在南北立面的单层单向拉索幕墙边部增加阻尼器,减小和控制了幕墙边部的拉索位移,可以将玻璃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铝合金格栅的间距为555 mm。横明竖隐玻璃幕墙的水平分格为4 000 mm,高度分格为1 110 mm。格栅内侧玻璃为TP6+12A+TP6(LOW-E)钢化中空玻璃,外侧铝格栅3 mm铝单板,规格为100 mm×500 mm×4000 mm。室外侧铝合金格栅固定在内侧的横明竖隐玻璃幕墙钢立柱上,钢立柱底部与箱型钢梁可靠连接,下端通过耳板及销轴与屋面主体钢结构连接,顶部耳板设置长条孔以及风琴胶条,以便于消化和吸收主体钢结构的变形(图3)。

图3 垃索幕墙、格栅百叶效果

(3)编制铝板幕墙。幕墙主要位于东客站东西两个站房立面部位,铝板造型室内、室外金属面板均采用3 mm厚铝单板,透明部分玻璃面板主要采用TP6(Low-E)+12A+TP6钢化中空玻璃。装饰线条及封边型材采用铝合金型材,可视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平面桁架体系将作为编织幕墙的支撑结构体系,由φ245 mm内外弦的无缝钢管(Q345B)及16/12 mm厚连接钢板(Q345B)组成,宽度为900 mm,间距为8 400 mm。玻璃分格3 150 mm(宽)×645 mm(高),3 mm铝单板分格5 154 mm(宽)×645 mm(高),铝单板造型水平间距3 250 mm,竖直间距645 mm板块均匀整齐(图4)。

图4 编制铝板幕墙效果及墙体剖面、立面节点大样

(4)仿青铜饰面柱。站房东、西站房共计四个青铜面具柱,为突出青铜面具青铜锈的文物效果,方案着重采用三星堆文物修复及着色技术。首先,将技术重点放在了突出青铜文物的表面自然氧化效果上,针对青铜仿古色进行配色、调样、涂饰。其次,在施工方案中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然持久,无化学腐蚀成分,不影响青铜面具柱原有的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前提下保持青铜面具柱青铜锈的着色效果(图5)。钢结构表面涂层能够模仿青铜自然氧化色彩,观感能够与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青铜文物表面效果相同。

图5 仿青铜柱面效果

2.2室内工程

该站室内装饰工程作业面较多、有空间大、收口多、末端多且构造复杂,针对每个关键部位都进行了详细的装修技术分析。

(1)售票厅。售票大厅吊顶采用铝合金垂板吊顶,大厅的地面为灰色石材地面,售票台墙面为干挂石材。售票口窗台高度为1 m,上部设2 000 mm高钢化夹层玻璃(6+0.76PVB+6),窗台板为灰麻光面花岗岩(色号602),售票槽材质为不锈钢材料制作。大厅天花吊顶采180 mm×40 mm×1.0 mm间距210 mm的U形铝板,收口处采用2.5 mm氟碳喷涂铝单板(色号9010)。大厅地面采用1000 mm×1000 mm×25 mm灰麻光面花岗石(色号603),按墙地对缝的原则进行铺贴。售票室内地面为600 mm×600 mm的抗静电地板 (图6)。

图6 售票厅窗口大样及整体效果

(2)地下出站通道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不仅能修复由于土建方浇筑混凝土不佳而形成的色差,防止光泽不均匀,而且能保持混凝土自然的颜色、机理及质感,充分体现混凝土建筑物原有的独特风格,展示混凝土本身质地。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水泥墙柱体因紫外线及酸雨的作用而产生的劣化,防止建筑物表面风化,具有耐酸、碱性,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防止建筑物内部钢筋被腐蚀。地下出站通廊的柱面使用了清水混凝土,经过多次调配和实验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首先清理墙面,除去墙面残留的脱模剂、油污,再用高压水再次清洗墙面,然后对墙面部分修补,清理后并保护墙面,然后进行颜色调整,调好后进行保护并遮盖,用调好的颜色按照底漆、中间涂层、面层涂料涂刷,最后清洁现场进行成品保护(图7)。

图7 地下出站通廊效果

(3)商业夹层玻璃隔断及檐口。室内檐口铝板采用2.5 mm及3.0 mm厚铝单板,外表面乳白色氟碳喷涂。檐口上檐宽度为1 440 mm,下檐宽度为400 mm,采用40 mm×40 mm镀锌角钢龙骨和100 mm×100 mm的镀锌钢方通。玻璃隔断采用304材质1.2 mm厚不锈钢板刨凿折弯包柱,玻璃为6 mm+0.76 mm+6 mm双钢化夹胶安全玻璃,门为12 mm厚钢化玻璃地弹门。钢檐口下方采用25 mm×50 mm风口条(图8)。

图8 商业夹层玻璃隔断及檐口效果

(4)高架层“竹叶”吊顶及屋面采光顶。二层候车厅“竹叶”型吊顶造型新颖美观,安装面积大,作业面高度较高(24 m以上),因其独特的造型,施工难度也较大。在深化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与采光屋面、吊顶内各安装专业的配合。在施工阶段,要考虑与高架层楼面装饰、吊顶内安装工程、采光屋面的配合,包括施工顺序的安排、大面积操作架的搭拆等方面。如协调不好,不但会影响到吊顶自身的安装,还会严重制约高架层楼面装饰、设备安装工期。吊顶采用120 mm×25 mm×1.2 mm的铝条板,板缝20 mm,收口处采用2.5 mm白色氟碳喷涂铝单板(色号9010)。采光窗采光顶采用16 mm厚U形直立锁边阳光板,传热系数K值1.8,紫外线透过率<0.1%,透光率60%,经过复检合格。U形直立锁边系统其结构性物理防水类似铝镁猛板金属屋面防水系统,漏水隐患更小,硅酮密封胶防水年限可达50年。开启扇采用气动开启器开启,开启角度不小于70°。龙骨采用镀锌钢龙骨外表刷超薄型防火涂料。阳光顶下方采用遮阳膜夏季遮阳,膜与竹叶吊顶密接(图9)。

图9 “竹叶”吊顶及采光顶效果

3 结束语

对于大型、特大型车站装饰工程应在完成技术方案后再开始进行装修技术作业,这既有助于设计意图的实现,又有助于装饰细节的全面把控,同时也有利于施工单位为业主和企业本身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成都东站建设过程中不只就其实施技术方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在项目中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产品,最终将成都东站建设成为了近年特大旅客车站中的经典,并荣获了工程鲁班奖。它的建设经验值得学习,建设理念具有强烈的先进性与极大的参考价值。

[1]郑健.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3-20.

[2]邓一元,六福全. 郑州东站室内装饰工程深化设计 [J].施工技术,2014,43(11): 13-15.

周彦华(1983~),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TU241.02

B

[定稿日期]2016-03-29

猜你喜欢

檐口东站铝板
高空大悬挑圆弧形组合单元式铝板檐口幕墙装配施工技术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摄影作品选登
关于对平顶山东站减速顶系统安全管理现状的探讨
高空檐口铝板横向滑移吊篮安装技术
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双曲弧形纯铝板内幕墙的施工探讨
南京站雨棚檐口漏水补强加固施工技术
提高芜湖东站枢纽维修天窗效率的措施
长脉冲激光与连续激光对铝板热破坏仿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