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第一村”

2016-09-14

台声 2016年9期
关键词:第一村新村故宫

“台湾第一村”

光复新村在建立前,曾派刘永楙实地参考英国在二战后兴起的“花园城市”思维,作为省府新市镇的建立。此村建于1956年,是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及卫生处宿舍,保存下来最重要的理由是,它是台湾第一个具有前卫规划理念的新市镇,具有“台湾第一村”的意义。在1998年开始精省乃至废省之后,在此住了大半生的省府居民,面临拆迁的压力。在办了告别光复新村的惜别会后,大家反而越发对这里的生活节奏等一切依依不舍。于是,吴东明在2010年发起“台湾花园城市发展协会”,推动雾峰近代战后文化资产保存。经过协会多年奋斗,2012年光复新村获得保存,2013年省教育厅,以及2014年北沟故宫文物山洞都得以保存,可说是雾峰屯区建筑文化最重要的推手。

吴东明从最初独自奔走,到获得同行的伙伴,有台湾阿罩雾文化基金会、亚洲大学、台中市屯区小区大学等等老中青年世代的合作,以及在地人透过社团的运作,不仅保存了建筑并加以活化,规划出文史走读路线,让年轻世代认识雾峰,凝聚当地人士对乡土文史的热爱,运用网络力、媒体力、公民力、校园力、社群力、公权力与企业力,促使台中市政府推动历史空间活化,于2012年将光复新村登录为台中第一个文化景观——“摘星青年创业基地”,使用光复新村1/7的房舍,成为文创创业、手艺工作室、创意餐饮店的集中地。聚集70多家的微创聚落,不同于台北华山、松烟、高雄驳二等大型工业风格,当你散步在老树扶疏、红墙灰瓦的小区,穿梭在各式装潢风格的微创工作室,不时看到眷村面馆、意大利餐厅、烘焙屋等各种手创工作室,就能感受“台湾第一村”转型后的魅力,久久无法离开。

曾暂存国民党败退台湾带来的故宫文物,因日本NHK电视台专题采访而引起关注的雾峰北沟“ㄇ字型山洞”,目前整修中,未来也将以“小故宫”形式开放参观。没看到故宫的秘密前身,那就散步到省议会纪念园区吃“官饭”吧。从议会入口的两排椰子树、典雅的庭园水池、绿荫池畔、花坛,便能看见“议员会馆”。这里从前是议员们吃住的地方,精省后餐厅开放承租。雾峰农会为推广本区农特产,便协助农民促销农产品,并向农委会申请农村妇女副业计划,承租了“议员餐厅”改名为“田妈妈议芦餐厅”,由家政班员进驻外场服务,用在地新鲜食材为乡民开拓商机,创造就业机会。在这有历史的餐厅能吃到营养丰富的菇蕈料理、农山产、海鲜料理。当然,我首推的还是雾峰最盛产的蕈菇。纪念园附近还有一座全球独二的“菇类文化馆”,可惜我光是吃就很满足,没有去看菇。不论是百菇火锅、炒海鲜或肉类,再佐一瓶雾峰酒庄以当地台农71号香米酿的初雾清酒,“官菜”算什么,能享受美食美酒才是人生呀!

猜你喜欢

第一村新村故宫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吹泡泡
放风筝
雪中故宫
华东鲜切花第一村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精准扶贫中的又一利器
大陸扶貧第一村
故宫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