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感悟

2016-09-13莫火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预设教材语文

莫火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87-02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农村小学因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要素的影响,许多方面相对滞后。 有效课堂就是要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有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效课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明显性标志着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有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的,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的及时评价,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要求我们农村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学好语文,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又不与其它学科抢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农村的小学生,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小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课外时间很不自觉学习,加上隔代抚养,严重存在溺爱行为。教师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而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佳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生动的、博大的、宽容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给孩子留下的应该是鲜明的形象、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独特的感悟、真诚的交流。

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但是,动态生成也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其间许多教学细节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在备课时,教师就需要预设操纵性强、有“弹性”的教案,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因此,我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应让预设和生成都熠熠生辉。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上好每一堂课,是一位教师的本份,也是每一个学生的福份,更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校历来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本学期语文教研活动,教导处有序安排,教研组认真落实,特别是教师们普遍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准备,自我加压,勇于挑战,把上课当作是一次展示,当作是一个舞台。更有不少教师在语文组内进行试讲研讨,实现了组内协作,团队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教师还要促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一是立足于对文本的解读,吃透教材。一节课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没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无论哪个学科,应该立足教材,吃透文本。有些教师为省力气,未认真读懂、读通文本,就急于使用“教参”,查阅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然后顺手掂来,略经整理就成为现成的教案。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领会,知识点位都没有找到。老师都处于不明不白中,又叫学生怎么能明白。反思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有时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依然还糊里糊涂。这时只知道一味的去怪学生笨,不好好听讲。其实更多的应找找老师自身的原因:课前看过几次教材、读过几次教科书?怎样才能吃透教材呢?以我认识的一位语文老师为例,记得她因为要上公开课,所以对怎么上好这一课很上心。其实,上公开课,按照现成的教案上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她就非常诚恳地去请教别人。正好我与这位老师在一个年级组,她征询我的意见时,我建议她什么都不要参考,包括教参什么的,只管读课文,大声地读,直到会背为止。结果她真的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一连读了十几遍,连她的儿子都会背了。结果,她对课文的领会很深、吃得很透。可谓熟能生巧了,教案设计出来以后,又在年级组讨论了一番。经过这一课的研讨过程后,她在课堂上显得游刃有余,很好地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效果很好。

另外,还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粗读整册教材:开学初,先把整册教材先读一遍,弄清本册每个单元讲什么,想想每个单元之间有什么联系?联系前几学期在这个版块上学习了哪些内容,本期的内容与前面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有目标上有什么更深的要求,学生在这个版块的学习方面,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整册教材的重点单元和难点单元在哪里,准备采用哪些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对整册(或学科系统教材)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才会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高屋建瓴,才不会丢三落四。细研教学参考书。对每一个小节的教材,在仔细读了一到两遍教材后,就要细读教学参考书。那里面有很多对教材的内容、重难点、教学建议的详细分析,但是也不是说我们要全盘照搬这些理论,还是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再分析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教材、源于教材、超越教材、质疑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建构;吃透难点重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瞻前顾后、沟通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无论如何,吃透教材才是我们上好课的根!

猜你喜欢

预设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