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教学

2016-09-13沈成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沈成芳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而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口算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计算方式的培养,口算看起来是一种很简单的计算方式,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些计算方式或是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口算出现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口算 口算兴趣 数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72-02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标准有着明确的要求,必须对小学数学口算、估算的能力进行着重培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甚至学校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下降,更不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口算的教学研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在开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教师重视口算教学,让学生明白口算到底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帮助,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口算十分简单,只要自己掌握基本的计算方式就能够完成口算过程,但在实际口算过程中有着许多复杂的口算题,还需要强化学生口算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学生在口算"5加几"时,教师可以出一道口算题,如5加8,首先让学生自行对这道题进行口算,其次让学生交流自己口算的方法,有的学生会直接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有的学生会将8拆散为5和3得出答案,最后教师再对学生口算的方式进行评价,或者顺势引出凑十法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理解口算的意义所在。

二、小学数学口算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培养完善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而口算要求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的基础上,仅仅凭借学生自身的思维和语言活动就能对数学问题计算出结果,进行长期的数学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口算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大帮手,更是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并且,在学生进行数学口算的时候,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塑造一种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通过练习掌握口算方法

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过程中,练习是最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口算教学比较枯燥,虽然在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口算学习太过无趣,因此教师一定要避免采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尽量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口算练习方式。例如:在教授三年级学生口算方法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一些口算练习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口算练习,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口算练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学生认为口算教学过于枯燥的问题了。

四、重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小学数学口算的教学中,兴趣依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数学口算的教学中。在这里,教师可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的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把数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这样首先吸引到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故事中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帮助故事的主人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故事的进行中,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中,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学生树立起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情境游戏、小竞赛等。

五、通过练习养成口算习惯

多数教师在口算教学过程中都会过于注重学生口算的质量,也就是口算答案是否正确,但在实际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已经口算过很多次类似的题了仍然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没有牢牢掌握口算的计算方式,因此教师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养成口算习惯。例如:学生在观察口算题时就时常因为不仔细观察而将1看成7,或者将200写成20,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抓紧学生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加强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另外,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不足,还不具备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听算、视算等训练方式,让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口算习惯。

六、适当引入问题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喜爱新鲜的事物,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问题教学情境,尤其是要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口算。但在实际引入问题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过于重视情境设定,一定要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多引导学生研究有实际意义的口算题,且口算算理作为口算教学的重点,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口算算理。例如:教师在讲授学生如何口算连加或连减题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现在在家,等待家里的客人来家做客,家里原本有5个人,一分钟后进来了3个人,五分钟后进来了7个人,最后又进来了8个人,然后提出问题"现在家里共有多少人?",这样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教学情境得出答案:5+3+7+8=23。

总之,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一定要十分关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课程的特点,灵活的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有效的教学策略的实行,才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口算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娟.试论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学导报,2001,(14):7.

[2]刘星福.浅议实现小学数学有效口算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09,(40):136.

[3]严旭峰.关于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05,(13):10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