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初探

2016-09-13陈慧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律动意境情感

陈慧侠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一直为部分音乐教师所忽视。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和技能训练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音乐可教师通过“挖掘内涵,加强情感交流”、 “创设意境,激发情感投入”、 “鼓励创造,再现情感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关键字】小学音乐 歌唱教学 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50-02

音乐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通过本身固有的形式表现情感。但部分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注重歌唱技能技巧的培养,忽略情感培养。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要不得;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和技能训练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尽管音准、节奏都不错,但味同嚼蜡。形成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忽略了情感培养,学生演唱时不懂得情感投入。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歌更动听,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以下就是培养学生内心情感、提高音乐素养常见的方法。

一、挖掘歌曲内涵,加强情感交流。

入选教材的歌曲,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音乐情感。加强学生与教材的情感交流,既是激发学生自觉感受音乐情感的重要条件,也是更好地落实情感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歌曲蕴含的自身内涵,激发学生主动感受歌曲情感。

1.揣摩曲中歌词,体会音乐意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细细揣摩歌词,体会歌词内在的韵律、内涵及所蕴含的情感,他们的兴趣便油然而生。如在教学《小白船》时,我将如诗般的歌词与伴奏带结合,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美好的神奇夜空当中。学生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想到了一首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有的说想到了美丽的童话故事”嫦娥奔月”;还有的联想到登上宇宙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学生就这样轻松地进入了歌曲意境中,虽然演唱的音准把握得不够好,但他们轻柔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弥补了以上缺陷。

2.展示直观形象,理解歌曲情境

利用画面展示直观形象、再现歌曲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强于抽强思维的认知特点。在《国歌》的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道:”老师,听到这首歌我好想去打架。”为了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良感受,笔者开展了这样的引导:这首歌发表于什么年代?祖国人们正在抗击谁的侵略?我们保卫祖国的战争是正义的吗?歌曲唤起人们保卫祖国的意识应不应该?最后,拿出了相关的音像资料:上万名勇敢的战士正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 “前进,前进,前进”。随着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学生的表情随着歌曲的旋律而变化,他们在一字一句的跟唱同时,逐步理解了歌曲的意义。

二、领略歌曲意境,获得情感熏陶。

音乐教师既是美的传播者,也是情感的培育者。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营造情感氛围,打开学生情感闸门,激发情感投入,获得情感熏陶。

1.感受美妙旋律,激发学唱意境

音乐的旋律有其内在美,它对孩子的思想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学中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直面音乐,与作品情感相互碰撞,与学生心灵发生共振,使音乐诠释的情感在每个学生头脑中奔涌。

(1)完美范唱,营造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情感的众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可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范唱,以自己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学唱歌曲《大海》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温柔、甜美的情感。我说:”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老师唱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我边唱边配以海水起伏的律动。孩子们不时摇晃着身体,微闭双眼,静静地感受美妙的音乐情感,完全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

(2)乐器辅助,渲染意境

钢琴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国歌》富有深刻内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时,笔者用钢琴弹出旋律壮阔而坚实的音调,仅接着是一段强弱抑扬顿挫的旋律感染,教室里的学生完全陶醉其中。演奏完毕,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了战争场面。”有的说:”好像看到上万名中国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也有的说:”像有一股向前冲的勇敢劲儿”。

2.展现生动形象,打开情感之门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捕捉音乐形象,激发对歌曲的情感感受。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生动、有趣的形象能有效激发他们对歌曲的热情。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具体形象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也可利用虚拟的形象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情感。如学唱《桔梗谣》时,为能让学生充分融入歌曲情境,我特意穿上朝鲜服饰,展示朝鲜礼仪,学生被深深地打动了。在带有浓郁异国风格的载歌载舞中,不仅亲身体验了朝鲜歌曲情感,而且也感受了礼仪之邦,为日后树立以礼待人奠定良好基础。

3.品味浓情语言,点燃情感火种

教师的范唱、手势与语言,只要巧妙设计,都能创设良好情境,点燃学生情感火种。教学时我们的语言、神态要充满情趣,带动他们动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如演唱优美而抒情的歌曲《牧场上的家》,笔者生动而美丽的笑脸流露在眉宇间,眼神中、嘴角间的赞叹,把学生带入诗画般的意境中,点燃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火种。

三、鼓励歌曲创造,深化真情实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情感内涵,才能赋予动人的歌唱。教师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深入到歌曲的内涵层面中去领略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从而才能学好,唱好。

1.体验过程,理清情感脉络

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如果教师直接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很难把握歌曲情感。可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在搜集过程中体验情感过程、理清情感脉络。如歌曲《赶圩归来阿里里》就带有鲜明的彝族特色,为让学生饱含情感的歌唱,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彝族的风俗和文化,并初步教唱歌曲。为让学生完整体会歌曲情感,课后还应布置作业,让他们课后利用互联网、书籍等资源找相关资料。当再次教唱时,歌声里就充满了风趣、欢快的歌曲情感,优美、生动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教室里。

2.运用律动,深化情感体验

(1)趣味律动,加深情感体验

律动是最能表达学生欢乐心情的实践活动,它可以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如歌曲《猫虎歌》表现的是一只神气活现的小猫形象,”摇头摆尾”是歌曲情感的体现,但学生律动时却没有“师傅”的感觉。我引导”师傅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很威风的!大模大样的!”于是我们抓住“师傅”的形象再次律动,学生每每唱到这两句,就不由自主地摆出一副师傅模样。在轻松的律动中,巧妙地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敲打乐器,巩固情感体验

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还能表达歌曲情感及孩子们内心喜悦。对于一些不同歌曲的教学,可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的乐器,由教师安排或由他们自己设计节奏进行演奏。如歌曲《过新年》,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的场面和气氛。根据歌曲,我让学生用锣、鼓、钹等乐器来进行伴奏。随着歌曲中”咚呛”的出现,孩子们非常投入地用手中的锣鼓”咚咚咚”地敲打着,随后又商定了乐器的节奏。经点拨和纠错后,学生不仅准确地掌握节奏,而且巩固了情感体验。

3.鼓励创作,深化真情实感

音乐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其它形式进行加工创造,促使学生抒发歌曲情感、提高歌唱表现力。

(1)结合音像画绘,融入真情实感

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我们可以用画面表达情感、激发兴趣,从而达到情感的外化和升华。歌曲《柳树姑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它旋律优美,意境宽广。教学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作画评画赏画来表现柳树,表达对柳树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伴随优美的歌声,孩子们创造的成果——柳树、花朵、小河、小草、鸟儿等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由于融入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再唱歌曲时,情感明显优美、婉转、动听多了。

(2)结合创编歌词,抒发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歌词,既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可以使他们深情款款地演唱自己编创的歌曲,情感得以全面表现。笔者在范唱完歌曲《小雨沙沙》后,模仿歌曲《吉祥三宝》问:“小种子们,长大了吗?”生:长大了!”“小种子们,长大后会开花吗?”生:“开花”“小种子们,长大开的什么花呀” 生:“桃花、梅花、油菜花、南瓜花……”“见到这么花,你的心情怎么样?”生:“好开心”、 “真幸福”、 “很快乐。”经过筛选整理,一首模仿《吉祥三宝》的佳作新鲜出炉,学生迫不及待地唱起了自己创编的歌曲。直到下课,他们还沉浸在歌曲的美好意境中。

(3)结合即兴创作,享受真情实感

某老师在执教歌曲《嘀哩嘀哩》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春天是如此可爱,你能背诵表达喜欢春天之情的诗句吗?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大声诵读《春晓》,全班学生都一起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起来:”春眠不觉晓……”,甚至有学生提议用对唱的方式来唱歌。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某老师进行了协调,男生先轻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女生接上唱:”春天就在我们的教室里,画出红的花呀……”歌曲《嘀哩嘀哩》的旋律不断响起,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享受着春天的童话。

歌唱是孩子的天性,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情感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促使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卫贝斯特(英)《艺术 情感 理性》【M】工人出版社1988.8

[2]赵梅伯 《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8

[3]曹理·何工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猜你喜欢

律动意境情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情感移植
生命的律动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