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2016-09-13李志伟鄢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传统教学模式

李志伟++鄢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4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学校体育的目标也随着改变,学校的体育作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体育工作者应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在实践中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老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有关部门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

建国50多年来,学生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为什么每年还有一批品学兼优的考生因身体不好未能被录取?为什么还有一批学生刚出学院就进了医院?为什么日本现在的在校学生身体形态、素质等方面在同年龄组中的多数指标远远超过了我们?原因很多,但有一条可以肯定的也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少地方和学校抓教育工作的领导对“健康投资”不够重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过分地追求升学率,对“健康投资”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新时代的教育。

1、传统的模式不能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被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现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3、教育在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

体育课程理念越来越着眼于未来的国民素质。新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新标准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学,尊重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个人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终身发展打基础。课程重心由强调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为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过程、方法等。注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在教学中“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表现为主,将着眼点置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上。

4、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虽然对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模式研究很多,如“主动式体育教学模式”“自主学练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方式”等,但从实践上看在我们一线教学中对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仍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学生练习的少,教师导的过多或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快乐而“放任自流”,完全不要教师的“导”。这些弊端我们都应该摒弃。体育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这个最活跃的、最具有促进性、启发性、情感性、反馈性的教学媒体的作用。体育教师不仅可以输出信息,更重要是能够根据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向着既定目标运动。教的真正含义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从教师的主导作用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授人以渔,不如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会渔。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就是要把“学会”转化为“会学”,这种转化正是学生的自我活动中由量的积累发展为质的飞跃。我们只有把“诱与引”调谐到学生学生主体“思与练”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才能使主体与主导辨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系统地整体功能,保证教学价值的完善实现;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和“和谐健康”的新人。

三、突破传统授课模式,达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开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德、美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我国“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模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方式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事物所代替。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立足课堂,大胆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拓宽思路,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科学、措施得当,让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体验新感受,充分体现体育课自身的价值和特点,使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不断拓宽。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传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