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职音乐课堂充满艺术美

2016-09-13陈海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艺术美音乐课堂

陈海霞

【摘 要】音乐常被称为音乐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诸艺术门类之一,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艺术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而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关键词】音乐 课堂 艺术美 艺术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46-01

音乐常被称为音乐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诸艺术门类之一。音乐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艺术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而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审美教育。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一个整体把握世界的形象思维时期。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遐思。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理想的杜撰世界,也有他们憧憬的未来世界。如果教师能以各种教学手段把他们带进这些世界,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上都能感受到“身临艺境”,时时刻刻沉浸在一种优雅的、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中,那么音乐中那些纯真的、美好的、朴实的、崇高的思想感情就会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潜入学生的心灵。音乐课就能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创设艺术空间,让音乐教室充满艺术美

音乐教室是学生在校内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室的布置是否具有艺术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首先,在音乐室的四壁可以挂一些印刷精美的音乐图片,如:中外音乐家挂图、中外乐器形制简图、歌舞剧的经典剧照、中外名曲曲目简表等,营造一种典雅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如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传统的座位组合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因此,音乐教室的座位可以用积木式的。在平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六人到十人为一组,各组以口字型排列在教室四处,而在学生表演或进行合唱、器乐排练时,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格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上课时的讨论交流和表演创作,又打破了音乐教室一层不变的格局。而且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也较为轻松自如。

二、用诗般的语言、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动作营造艺术氛围

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化。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组词优美,语音语调的动听悦耳。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音乐课要让学生每一分钟都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只要教师注意自己在讲解时的语音语调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范唱时有情有感的表达音乐的意境,就能打动学生的心。而且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如:在听赏歌曲《划龙船》前,教师可以说:“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现在正在进行划龙船比赛。你看,选手们划得多带劲,一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江面上的几条龙船正你争我赶的向我们划来。”教师运用这样的描绘性语言,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引发了学生的联想。音乐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美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这里的“美丽”是指教师生动的表情、丰富的神态、内在的音乐素养、对艺术的追求。

三、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艺术共鸣

音乐是表达作曲者情感的艺术。如果能让学生“身临艺境”地感受作曲者的创作情感,就能不点自通的让学生与作曲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唱歌曲《转圆圈》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演唱歌曲前两句“月亮出来了”时要求速度徐缓,力度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而从“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开始速度变为小快板,力度也相应加强,我在教室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拉上室内所有窗帘,让室内的光线变得很暗。然后让学生边唱“月亮出来了”边将天花板上的灯慢慢地一盏盏打开,就象一颗颗星星慢慢地闪现出来。此时,学生一个个沉浸在喜悦中,唱得也特别动情。等到灯全部打开之后,大家拉起了手,三人一群,五人一圈,边唱边跳:“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此时,每位学生都特别激动,速度上自然变快,力度上也自然加强。他们有了亲生的体验,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曲者的创作意图,与作曲者产生了共鸣。

四、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创造美的艺术

音乐课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而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进一步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用音乐方式进行自我表现。教师要擅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参与,进行即兴创作,以巩固学过的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鼓励学生从一个小动机、小乐句写起,点滴积累。如:在学习了旋律的进行方向后,我让学生自己创作上行、下行的旋律各一条,然后让他们分别根据上行和下行旋律的情绪特点,配上歌词,最后以两人为一组,一人吹口风琴,一人演唱。在这一创作活动中,同学们都一个个投入了创作热情中,争先恐后地要弹唱给大家听。这一创作活动,即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也巩固了音乐知识。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歌曲开头或间奏部分加入朗颂词,如在演唱歌曲《保卫黄河》前,同学们的朗颂词是这样的:“啊!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多少年来,你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今天,我们要为你而战斗!”通过这样的朗诵,即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朗诵能力,而且也渲染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唱歌的情绪。

五、充分运用教学设备,让音乐课更生动形象

音乐的物质材料是音响。它必须通过听觉的感知才能实现其存在价值。音乐属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必须从听觉导入。因此,听赏在音乐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有些教材的配套磁带质量较差,有些经长期使用后音响效果也变质了。这将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听赏兴趣。因此,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教师可以以CD来代替磁带,也可以播放一些录象带或VCD、LD以增强学生的感观。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显得较为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不要过于强调乐理。其次,教师可以将欣赏、唱歌、器乐弹奏与乐理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已开发的多媒体音乐电脑软件将枯燥的音乐理论通过多媒体显示,转化为立体的、形象的、视听结合的教学内容。既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低音谱表上各音的位置时,我利用了“音乐大师”这一软件既能显示音位又能播放音响效果的优点,将高低音对照表打在五线谱上,让学生一边认音位一边听音高。在做练习时,也同样运用这一软件,在高音谱表上显示音位,让学生在低音谱表上填出相应的低八度的音,然后,自己听效果辨别对错。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营造多姿多彩的艺术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艺术享受中获得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塑造人格的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美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