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三来”

2016-09-13邱清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感官师生道德

邱清贤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24-02

从事中职德育课教学工作十几年,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讲课都很认真,而且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上,还是从学情分析、内容取舍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教学效果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确实有生源素质的问题,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有很多是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精力充沛,却依然学习不好。这不得不让老师们深入思考。

一、中职德育课堂的现状

1、学生现状

很多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加之文化基础较差,不愿意学习、害怕学习,而且对师长不感恩不敬畏,难有“亲其师,信其道”,甚至出现双重人格:可能已经掌握道德的相关知识,却同样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对规则无所谓不遵守,例如上课不听、不做作业、不尊重老师、捣乱、旷课等。不过,他们玩转智能手机信息资源丰富,偏好娱乐类影视节目、喜欢新奇事物、语言幽默、思维活跃,流连运动项目、活泼好动、展现青春活力。

2、教师现状

部分德育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依然以传统说教为主,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道德知识也许是可教的,道德情感却在灌输中麻木了,道德行为更是在想象中虚构出来的。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着著名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他指出,“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观念”,这样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1﹞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有些中职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动力不足,教师群体合作意识淡薄如资源难共享、活动难参与、合作机会少等,教师个体综合素质欠缺如兴趣不广、性格内向、语言僵化、方法单一等。

面对现状,我们德育教师应该立足自身、学科实际,恰当运用课堂教学中的“三来”,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创建出彩的课堂。毕竟课堂的真正魅力在于“以学定教”、“还课堂于学生”、“促进课堂生成”、“师生共同成长”。〔2〕

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三来”

所谓“三来”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创建出彩的课堂,力求“胃口吊起来”、“感官动起来”、“心神静下来”。

1、“胃口吊起来”需要教师有激情、有方法能科学有效的调动、引导、启发学生,主要是教学各环节中合理创境激趣。

2、“感官动起来”需要教师课堂组织中调动学生眼看、耳听、口说、手写、身动,以便引思明理,创造和利用课堂生成。

3、“心神静下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平静心绪、稳定精神、集中注意进行反思和行动。

为了让课堂出彩、让师生发展,教师要合理使用“三来”。

课内一个问题的分析处理可以“三来”,针对目标问题,教师想方设法激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最后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案。例如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第六课《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目时,先通过播放交通事故视频给学生震撼把“胃口吊起来”,突出规范的重要性,再把“感官动起来”利用幻灯片比较“道德”、“纪律”,“法律”三者的不同,突出保障方式,接着分组讨论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强化纪律等规范的作用;然后案例分析,区分填写案例中的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最后“心神静下来”,师生畅谈反思总结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怎样遵纪守法。

一堂课的总体结构可以贯穿“三来”,符合中职生喜欢形象思考问题的特点,也体现生活德育、实践德育的理念。例如创境激趣导入新课时,可以视频、图片、音乐、小品,可以游戏活动、生活经验、预设场景等把“胃口吊起来”;引思明理,想方设法让“感官动起来”,通过提问交流、思维碰撞、多元评价等把时间还给学生;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允许自由想象不同见解等把空间还给学生;把问、讲、写、练等机会还给学生,引导并利用课堂生成,善于挖掘看似“无理取闹”问题中的积极因素,由此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学习轨道,从而体现课堂生成的真正价值;最后“心神静下来”体验导行,落实到行动。

当然,把中职德育课堂变成轻松愉悦、师生互动的好载体,贯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老师愿意教学生,这需要德育教师科学有效地利用“三来”。

首先,要深入了解、关爱、服务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班级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对新知的情绪状态、兴趣爱好等,对学情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正因为中职生遭受太多的失败和不被关注,教师更要给予学生爱、尊重、关心、包容,不仅要走近学生,更要走进学生心灵,用教师的课堂魅力去激励、感染、震撼学生,了解学生的合理诉求,用爱心、真心、耐心去为学生服务。

其次,深挖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自身教学技艺,让自己的课丰富多彩。

1、认真负责备课,做好课堂预设。课堂的精彩发挥来自于课前的精心准备,厚积而薄发。依据详尽的学情分析,通过教学大纲、教参教材设计课堂教学,采用合理教学手段,提前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做好课堂预设。例如导入新课可预设生活中的幽默小视频或趣味图片把“胃口吊起来”。

2、利用课堂生成,培养教学机智。教学计划永远赶不上教学变化,课堂预设代替不了课堂生成。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情景化、生成性运用教材,形成合理教法,培养教学应急能力。课堂中让学生的“感官动起来”,眼看、耳听、口说、手写、身动,适时了解学生状态,有的放矢、针对教学;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此不彼、乐不知倦;学生疲倦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努力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3、体验践行,科学适度。不管是情境体验,还是实践导行,都需要师生把“心神静下来”,进行科学适度地选择。轻松愉悦的情境体验表象,应该蕴含教学知识的关联本质,不然,嘻嘻哈哈之后,有多少收获?实践导行应该适当精练,多了学生不愿做;少了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且,大量的课前资料准备和课后的反思行动学生不愿做,课中做是学生锻炼的重要途径,课堂的作业、实践导行等就更应该精心选择、合理取舍。

参考文献:

[1]王青/发表《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2。

[2]姜承启/编著《创建魅力课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感官师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