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怎样利用教学后记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

2016-09-13杨美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成长

杨美娜

【摘 要】对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却缺乏课堂教学中的技巧,缺少如何将高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和技巧?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关键词】教学后记 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10-01

教学后记是教师的一笔大财富。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教师也是越老经验越丰富。如果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教学将停留于原来的位置,很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本人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后记来积累教学经验,及时地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检查、完善,有利于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点燃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节课教学中存在的亮点,它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光现象》中的《镜面反射》这一节课时,我就让两个学生,一个当照镜子的人,一个当镜子中的像,让他们在讲台上模拟一个人在照镜子的情景。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从讲台上两个人的表演者的动作中体会物理来自生活的道理,另一方面,可以从讲台学生的动作中体会平面镜成像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物和像与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即使是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疏漏失误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确定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以后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备课时认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学生实际上却对此问题理解不透,或因讲得多而令学生兴趣全无;或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令学生走错路、走回头路等;或因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或因他们对知识的连贯性存在断层。有次在布置学生做一道练习题时,我觉得很简单学生完成应该没问题,但作业交上来很多学生都错了。我当时觉得很奇怪,评讲时学生的反应也不太好,后来他们告诉我,题目涉及到的数学计算方法他们现在还没有学到,所以这道在我们老师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就直接打败了很多学生。所以教师应当加以记录,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便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能照顾到学生的学情,用其他方法去帮助学生解决因为跨学科的而造成的困惑。

三、记录课堂教学中突发的灵感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绘声绘色,学生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生气。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及时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教学后记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个问题,教师解释了一次,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然后老师就会换种方式去解释,而如果学生还不是很理解,教师会设法再次去转换角度进行解释,此时教师可能就会蹦出一些突发的灵感,针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辅助讲解,而往往这些在备课时是考虑不到的。比如说,有一次我在讲《浮力的应用》这一节时,讲到一道练习是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个小玻璃瓶的密度,先测出小瓶漂浮在水中排水的体积,再测出小瓶下沉到水中的排水体积,从而计算出小瓶的密度。我突发奇想,提问学生,如果现在换成让你测橡皮泥的密度,你怎么办呢,学生想了想,回答我可以把橡皮泥捏成小船,让它也能漂浮在水中,压扁它,橡皮泥不就可以下沉吗,这样我们就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空间。

四、记录通过提问学生、课堂小测所反映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觉得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很不错,肯定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但有时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并非如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特别是小组教学的课堂,部分学生可能是的因为小组里面优秀的学生已经掌握题目而误导了老师,有些是因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通过课堂的提问或者课堂的小测,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次在做堂上练习时,有好几个学生都做错了一道题,刚开始我还以为学生是用错公式,后来正好有一位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运算,我才发现原来学生把题目中的时间10s代入了做功公式中的移动距离S,他们误认为两个都是相同的物理量。后来我对这一错误进行纠正,学生才明白原来他们的错误之处。在老师看来,这是多么简单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则不然。

五、记录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定义的比较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相似的定义要进行区分,如果区分得比较好的话,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深透,对定理的理解不会停留在表面上。如在讲到重力和压力时,如果区分不好,学生就总会觉得压力就是重力,或者压力一定来自重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归纳比较,教学中发现,如果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比较,学生的理解是更深入的,所以我就会把它作为教学后记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材料。

六、可以记录某些实验操作中成功的要点。

经常会听到有些物理教师说,我去年做这个实验明明很成功,今年就做不成功了,不知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多物理实验的成功是包含有很多“窍门”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后记把物理实验成功的“窍门”一一记录下来,以备以后做再次实验时可以参考。比如做晶体熔化实验时,很多老师都抱怨实验不好做,很难成功,但我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这个实验的要点是: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加热时是用温度比较高的水加热,所以海波的熔化过程就不明显了,看不到海波熔化过程的固液共存状态,实验失败。如果让酒精灯通过加热温度较低的水来水浴试管中的海波,这个实验可以做得相当成功。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以后做实验时就方便多了。

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做到,每节课下来之后多次思考本节课中的成功与失败,点滴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教学后记,这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学科组研究:“微”处显价值》龚俊波 中国教育报 2016年02月17日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