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6-09-13李丽影刘忠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李丽影++刘忠喜

【摘 要】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知识掌握量小,而阅读恰好能有效扩充其知识的储备量。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87-01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1.互动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如:教王安石的《伤仲永》这一课时,我最后总结说:“本文的作者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仲永正是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才导致了才能的衰退。你们说后天的教育对成才真的那么重要吗?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刚问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一吐为快之势。我说:“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对‘成才的关键是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这问题分成两种意见展开讨论,看哪种意见有道理”。持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的同学举例证明:“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痴呆儿聪聪没有学过音乐却能上台指挥交响乐演奏。这不是他有这方面天份的原因吗?还有莎士比亚、高尔基未读完小学却成了伟大的文学大师。可见,天赋是成才的关键!”。而另一方也提出了小学课本里曾有过的童第周,反驳道:“童第周在学校里曾因考试不及格差一点被赶出学校,后来经他勤奋刻苦,成了有名的生物学家。还把当时生物界的尖端课题攻下了,实现了他‘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也一样能做的愿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这不说明后天教育(努力)在成才中的重要性吗?”在争论中双方都做到了观点明确、论据确凿,有一定的思辩水平。在同学们辩论的继续深入后达成了一致正确的认识:成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天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时,才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设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的,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在教学实践中,设疑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3.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起始于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即通过泛读,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写了什么,接着再发展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通过精读,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领悟文章结构安排的特色,最后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即通过“研读”,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如: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首先让学生泛读,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重点是写父亲为“我”送行时去买桔子的背影。再让学生通过精读,理解文中为什么要写“我”的几次流泪,为什么要写买桔子过铁道时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最后,通过研读,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父子深情”,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的理解和感受,并模仿本文,写出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以达到知识的运用及迁移的目的。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重视阅读和默读,同时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我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朗读、默读。朗读也叫诵读。是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朗读是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的过程。而默读是不出声的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速度快,它可以重复看,反复看,便于思考。2.精读、略读。精读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是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字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能力。略读和精读不同,略读只求概览大意,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杨振宇曾提倡过一种囫囵吞枣的读书方法,他称之为“渗透性学习”;这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有异曲同工之妙。杨振字认为:读书不必一次把每句话都搞得很清楚,有的书读几遍就懂了,多读一些书,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略读就应允许这样。3.浏览与跳读。浏览则更适于博览和查找信息。浏览一般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它比较注重书名、作者、序、前言、目录、索引浏览正文等信息。跳读是一种专为寻找主要的,有用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进行的跳跃性阅读,只以标题,段落首尾句,关键词语,图标等注意的重点。4.阅读的范围。课内的文章具有典型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采;课外的文章更是丰富多采,不但有文学作品,而且有科普、科幻读物等,从体裁而言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这样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欣赏更多的课外书籍,广采博闻、开阔视野,这样就能让学生自觉的形成整体感悟的能力,提高其整体感悟的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