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级中学写好作文的六种方法

2016-09-13王耀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病因作文方法

王耀武

【摘 要】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其周期长收效慢,费时费工,是语文教学中的棘手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最漫长的工程。如何提高两者的效率也就成了日益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

【关键词】作文 方法 “病因”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85-02

目前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作文的通病是(1)内容上;语言平淡、内容空洞;平铺直叙、缺乏创意;语言儿化、重复累赘;词不达意、主旨不明;文体不分、表达方式单一;(2)结构上;层次不清、详略不当;结构松散、缺乏技巧;(3)写法上;仿写套写、没有主见;没有过渡、没有照应;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简单述说、分段频繁;缺少描写;没有想象、缺少联想;(4)基础欠缺;别字错字连篇、标点使用有误。

针对以上“病因”我们就要“对症下药”,这里我就作文教学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讲出真话、抒发真情

空话、假话多的作文不是好作文,这样的文章热情不足客套有余,自然不会感人。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这就要求学生作文要讲真话,讲事实,讲真情。

作文实践中我布置了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家乡的粉条》。有位叫苏丽君学生这样写:“锅里的开水翻腾着,妈妈和姐姐幷排爬在床子上,双脚踩在凳子上,头朝下垂着,脖子挣着向下伸几乎就要触到了锅沿,屁股努力地朝上蹶着,双眼紧盯着床子底部…”。毋庸置疑我们生活的真实场景被学生一笔带出,感人至深啊。这样的文章展现生活真实场景抒发吃粉条的快乐和艰辛,它就本着两个字“真和情”。这样的文章自然而然的就避免了语言平淡、内容空洞的毛病。

二、留心生活、视角独到

作文就是要在平凡中挖掘精髓,在精髓中找出平凡。这就要求学生平常留心身边事,关注身边人,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位八年级回族学生马富强写的日记《我爱吃酿皮》:“妈妈双手浸在一个铁皮大盆里,使劲搓揉着一大团面,随着浸在妈妈背上汉渍晕圈的扩大,她手里的面团越变越小,最后只剩下一个大馒头大小的洗不化的面团……酿皮很香,望着妈妈经搓揉得发红的手掌。我明白了,香甜是和快乐是辛劳换来的。没有辛劳哪有香甜?”。

这就是在平凡中发现新意、挖出精髓。这样的作文就迸发出了思想的火花,具有创意,耐人寻味。反之亦然,这样写出的作文就能避免缺乏创意的毛病。

三、提高兴趣、微笑写作

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呆板、无活力,除了应付差事的态度以外,究其原因是板起面孔简单说教,没有呈现出心底的“阳光”,不会微笑着写作,加上写作语言积累的欠缺。最终导致“硬挤”着写,这样的作文当然就会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以致出现语言儿化、重复累赘;词不达意、主旨不明的情况。学生的文章中一度出现“小时候” “小学三年级” “记得五岁时”这样硬凑的字数和重复的语言,学生目前不会写当下就会倒退时光忆过去,以致语言“儿化”和作文的档次太低。这样的作文往往语意断层、句子中断,根本谈不上文章的一气呵成。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锤炼语言微笑写作。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微笑着写作,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心境诠释的最好平台,学生写出的作文自然会好。

四、分清文体、灵活表达

一篇文章的文体是由运用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决定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

虽然现在作文不限文体,但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考虑文体规范问题,也有的根本就文体不分。写出的作文无论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都是一个面孔。多数同学文体概念不清就是因为搞不清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这几种表达方式也不知道哪一种文体以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以致于在记叙文中议论太多在议论文中记叙、描写过多,结果文体不清写成了“四不像”。因此作文教学中,首先要结合例文给学生讲清各种表达方式,让学生练习写作;其次结合课本各种文体再次补射一箭文体知识和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尤其必要。

五、布局有序、谋篇合理

纵观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可谓五花八门,结构上不是一个“大头儿子”就是一个“小头爸爸”,更有甚者有的学生通篇一段,齐头齐尾的一块“砖”。还有的一篇作文两段能写完的文字,结果分了二十二段。

针对以上病因让学生明确一个标准,首先提炼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作者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意见或中心思想。主题要做到:1、正确。2、鲜明。3、集中。4、深刻新颖独特。

其次有了主题就可以开始列提纲,提纲是文章的纲要是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作文前先列个提纲对调理思路、合理布局极有好处。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在写作前将自己的内容进行选择组织编排,理出一个清楚的头绪。确定先用哪些材料?分哪几个段落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过渡衔接?哪个地方详?哪个地方略等等。

最后一步是增删材料,它是创作的一项技巧,是写作后学定稿成文的一项重要内容。1、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所用体裁、中心思想、所选的选材、结构是否完整、有无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抄写是否工整等。2、要着眼局部、重在推敲。斟酌词句是否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用何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3、过渡是否自然,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得当等。

六、详略得当、巧用关联

批阅过的大多数作文有一个通病:该详写的不详写,该略写的不略写,平均用力,结构松散,表达的重点凸显不出来。

作文中凡是和中心思想密切相关,能够深刻地突出、揭示中心的材料就要详写,否则就要略写。就文体来说记叙文中能突出中心的人和事物要详写,铺垫的材料、议论、抒情的语言要略写。说明文中介绍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语言要详写,其余的略写。议论文中分析、议论的语言要详写,引用的事例的语言要略写。教师要针对病因适用课本中的实例和文本外的具体实例结合各种文体向学生讲清文章的详略得当问题,并巩固练习,就会有很大的收效。

结构松散的问题要用关联词、过渡段解决。作文中关联词语句中的如:有的…有的 、如果…那么等;段与段之间关联词如:首先…其次…再次…接着…最后等等;段与段之间几件事大板块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段要根据写作的内容而定。

妙用关联词和过渡段可以将文章句与句、段与段有机结合,使文章浑然一体,可以杜绝文章结构松散的毛病。

写作中教师要详尽给学生讲解以上这些知识,学生的作文肯定有一个质的飞跃。总之,只要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能从实际出发,尊重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就一定能走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泥潭,迎来独具风景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猜你喜欢

病因作文方法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