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3李实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应用

李实国

【摘 要】概念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流行于欧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功能,提出了几点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概念图 初中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37-02

引言

近几年,概念图的研究成为了一项热点问题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能够通过图解的方式直观清晰地描述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1]。尽管在国外概念图策略被证实为具有积极影响的策略,但对于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该项策略仍然有待考证,要想应用概念图策略,必须考虑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结合我国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

1.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功能

1.1概念图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概念图在“教”方面,主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利用概念图的层次结构,教师可以设计出明朗的教案,清晰地展现出所教内容的概念及原理。其次,利用概念图的整体化,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构建教学内容知识结构[2]。例如,在学习浮力与升力时,教师可以分别制作浮力与升力的整体概念图,包括定义、原因、沉浮条件、计算公式等,结合自然中浮力与升力的运用,实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最后,利用概念图的直观性,可以使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模块,帮助教师摆正课堂教学中自身的“角色”,提高教学效果。

1.2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概念图在“学”方面,主要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概念图可以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牢牢抓住知识脉络,明白物理概念间的联系及层级结构。例如,在学习光现象时,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光现象的概念图,找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便于理解性学习。其二,概念图制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概念图不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结合,而是独立于这两者之外的,可以促进学生建构意义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机械学习方式。其四,概念图制作需要不断改进,这一过程可以作为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进步的能力。

1.3概念图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可视化思考

不仅教师在制作教案及了解学生学习成果时,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可视化思考,学生在预习、解题、复习过程当中,也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可视化思考。教师的教案对学生理解知识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听课时比对教师制作的概念图,并用不同颜色的字迹修改自己制作的概念图,下课时重温概念图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与同学协商后共同构建概念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线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概念图在新授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新授课前,教师应当提前制作出新知识概念图,以自身设计的概念图完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分化与整合,而学生应当积极完成预习工作,结合新旧知识概念画出已有知识概念图,并交给教师批阅[3]。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创设情境,按照总讲、细讲、小结的常规方式进入新课程的教学,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或其他教学用具使学生对所学新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学生应当比对自己所做概念图与教师的差异,及时发现、改正其中的问题,并通过与教师、同学们的沟通,在原有知识上构建正确的新概念。在课后,教师应当布置作业,督促学生根据自身在课堂上的理解独立设计出一幅概念图,随后进行检查与修改,鼓励学生纠正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方式上的错误,学生则应当及时修正概念图,思考概念图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

2.2概念图在探究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课教学前,教师适合绘制“V”形图设计探究活动,知识概念图也必不可少。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将学生按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的方式分组,通过展示“V”形图,指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并完成“V”形图中右半部分“小组行动”一栏,通过小组间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新知识概念图的绘制,在原有知识上构建新的知识[4]。在课后,教师应当批改学生上交的“V”形图,找到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判断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并对此次探究式教学进行课后小结,为下一次探究课教学的开展积累经验,学生则应当按照教师在“V”形图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分析原因,加深理解探究课中学到的知识。

2.3概念图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复习课中,概念图的作用尤为突出。复习课前,教师应当整合新授课及探究课中绘制的概念图,为学生具体分析每一个小章节及大章节之间的联系点,引导学生绘制一幅可以概括整本教材的概念图。在课堂上,可以仍然以小组的形式由学生自主上台描述概念图中的各项内容,对有错误的概念图,由师生共同指正,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其对每一项知识的正确理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在课后,教师应当对学生修改过的概念图进行再修改,根据学生的课后作业情况,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生则加强习题训练,通过对概念图的整理与反思巩固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图是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教学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认知结构,将各类物理概念组建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刻印在学生的大脑当中,有效地实现物理知识的迁移,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在基于物理学习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有意义的、高效率的学习,提升我国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立新. 利用概念图进行物理教学的实验研究[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版2013,17(08):26-27.

[2]齐伟. 勾勒知识结构,展示探讨过程——“概念地图”走进物理课[J]. 信息技术教育,2014,26(05):35-39.

[3]杨淑莲. 概念图在促进炸良构领域知识结构化中的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14,8(16):125-127.

[4]希建华,赵国庆. “概念图”解读:背景、理论、实践及发展[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2(13):226-231.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应用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