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2016-09-13刘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浅析新课标

刘娜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增强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前传统的以知识传授、单纯模仿记忆的现状。初中物理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相当于其他的学科,初中物理在全日制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要使学生掌握好初中物理知识,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浅析 新课标 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22-01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由重视教师的教授逐渐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看法。

一、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的居里夫人曾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和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歌德也曾说:“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在观看生动形象的景象同时,理解内容,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初中物理知识的魅力。教师课前要努力梳理物理知识脉络,精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因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课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八年级上册《物理》中讲到第二小节《运动的描述》时,有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件中出现李白写的《朝发白帝城》诗中的动态情境视频,视频中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乘坐着一艘小船,从白帝城到江陵,两岸地势高耸,水流湍急,船行如飞,水势如泻。这样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情画意中感知了“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果以小船为“参照物”,那么坐在船上的人就是相对静止的;而我们看到的景象“水流湍急、船行如飞、水势如泻”则是以“两岸的山、大树或其他静止不动的事物”为“参照物”的。多媒体的使用,为我们呈现了直观形象的景象,激发了学生极大地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九年级《物理》中学到“浮力”时,我想到了“曹冲称象”的故事,首先人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简述了故事梗概:“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巨象的重量,询问下属,都不能想出称象的方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在船上装上石头,水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石头,石头的总重量就是巨象的重量。”大家说曹冲聪明吗?他利用的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浮力”。然后讲解这个故事所用到的物理知识:“大象先上去,重力等于浮力,测出浮力就可以测出重力【漂浮条件】,为什么用石头压到吃水线相同重力就相同呢?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等于液体密度乘以排开液体体积乘以g,吃水线相同说明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和g自然不变了,因此两次浮力相同,依据漂浮条件,两次重力相同。”曹冲五六岁就能想到利用浮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能不能想到生活中利用到浮力的事情呢?很快的学生们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整节课堂学生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轻松的完成了物理课堂教学。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初中物理的氛围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高高在上,使学生不敢沟通,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丧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要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初中物理的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是有很大的联系,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首先,我们教师要对初中物理课本深刻理解,整体把握,用自己丰富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初中物理课。再者,教师学会角色互换,细心体会初中学生的心理,与他们平等、和谐地相处,真诚地交往。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对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与发自内心的赞美,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三、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有效的初中物理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重要方式。对于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而言,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而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因而,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的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积极的为学生留出探究的时间,保证探究的空间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探解决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物理》中的“奇异的声现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回顾“乐音”、“声音”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探究乐音的原理,并能够结合自己认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例如,“回声”,江西省弋阳的圭峰,风景优美秀丽。那里有一个有名的“四声谷”。当游客在那里高喊一声后,可以相继听到四次声音。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学习了回声后,学生们了解到:这是由于人们听到了周围远近不等的山体反射回来的声音的缘故。还可以人学生们自己回想生活中发生的“回声”现象,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久性学习。

四、注重实验,开展课外活动

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些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能力,体现了探究和实践的过程。学生自己也可以选择实验,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学习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案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进行探索学习。例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后,让学生自己了解“近视镜”和“老花镜”的异同。在形式多样的实验和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物理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今后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浅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