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的教学实践

2016-09-13吴玉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游戏小学数学

吴玉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体学习体系的基础与启蒙阶段,其直接影响了学生日后的终身学习。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具有较强抽象思维性、逻辑性及规律性的学科,有其严密的符号体系与独特的公式结构,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热情,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 实践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20-02

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探讨通过开展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以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玩是其爱好的最好诠释。所以,教师应关注其在校园与家庭中的生活,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及生动性的具体事物,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的产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事先多准备一些世界著名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建筑物图片,如:金字塔、世贸大厦、故宫、东方明珠电视塔、赵州桥等;组织学生玩“找图片”的游戏:由教师说建筑物名称,让学生自己找图片,看哪些同学能够完成的又多又好,在感受建筑工人的伟大杰作时,思考从这些建筑物中都看到了什么形状?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外延,而图片这种富有形象化、色彩化的方式更能够将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教学实例: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说李同学和父母及邻居王阿姨十一黄金周去近郊游玩,共付出16元车费,同学们认为各家应付多少钱?

学生:可以按人数来计算,一共参加游玩的是4个人,每人支付4元车费,李家应支付12元,王阿姨支付4元。

实例分析:教师导入新课程时考虑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都有十一黄金周出门游玩的经历,也会遇到需要付车费及分配车费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还能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觉得数学实用性强而且有趣味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后就能很好地消化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游戏中引入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引入新课程方式恰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将新教材和生活结合,并应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对数学新知识点的认识,还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教学实例: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说李同学和父母及邻居王阿姨十一黄金周去近郊游玩,共付出16元车费,同学们认为各家应付多少钱?

学生:可以按人数来计算,一共参加游玩的是4个人,每人支付4元车费,李家应支付12元,王阿姨支付4元。

实例分析:教师导入新课程时考虑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都有十一黄金周出门游玩的经历,也会遇到需要付车费及分配车费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还能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觉得数学实用性强而且有趣味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后就能很好地消化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 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与课程相互推动

1、讲课时引入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变苦学为乐学,将游戏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运用教具和电化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学实例: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游戏方式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学时教师在讲台上放置6个小玩具,并标明这些玩具各自的价格和购买要求,教师组织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参与购买活动,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此次购买是否符合购买要求。

学生在参与购买玩具时,在教师引导下用正确的方式购买了每件玩具,而且购买方式符合购买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们都对人民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都能采用正确方式购买玩具。

实例分析: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场景和游戏以及数学知识的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的使用方式,这样的教学氛围热烈而活泼,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

2、巩固练习时引入游戏。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新数学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技能,还能起到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数学能力的作用。结合学生心理研究可知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便需要缓解学习疲劳提高注意力,在教学中为了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可在巩固练习时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巩固练习教学实例:两步应用题的教学。

教师提问:有30米布剪下15米做床单,剩下的布料用来做衣服,每件衣服需要用3米布料,请问剩下的布料可做几件衣服?

学生:这道题应该是两步应用题,通过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便可以解答这道题。首先剪下15米布料还会剩余15米布料,而每件衣服要用3米布料,这样剩下的15米布料就可以做5件衣服。

实例分析:这类题型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依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然后补充另一个问题需要的条件。解题时学生通过分析两步应用题解题方法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低年级学生可通过引入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将教材中新的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游戏方式相结合,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可通过引入思考性较强的,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开拓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手、口、脑参与活动的协调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重视游戏内容的选择,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选择教材所需要的游戏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明确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处理好方法与目的的关系,避免一些流于形式、毫无价值的游戏的应用。

总之,游戏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知识,许多普通的事物与现象都可以组合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周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03,(01).

[2]邹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小学),2008,(07).

[3]周建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小学),2004,(11)

猜你喜欢

实践游戏小学数学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