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6-09-13唐凤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必要性分层教学

唐凤姣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初中教学实践,就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 必要性 具体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19-0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课堂教学面临着改革。在新课改中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要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呢?为了满足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要求,分层教学法出现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下。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都发挥中重要的作用。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学生们在小学阶段都接触了数学学习,导致初中时期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下面,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我国的大教育者就认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视。所谓的因材施教其教学目标和分层教学是一致的。只有做好分层教学工作,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初中生都各具自己的个性,学生们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学习习惯等都存在着种种差异,学生们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不考虑这些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够采取单一的方法教学,对学生提出相同的发展目标,必然不会照顾到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教学状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优等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显示不出自己的优势;学困生对教学内容不能掌握,在学习上遇到各种困难。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得不到发展,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面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分层教学同样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师要通过谈心、问卷调查、小测试等多种形式对每位学生的综合情况作出全面的了解。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够在分层时对学生进行合理归层。一般教师会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为优等生,B层次的学生为中等生,C层次的学生为学困生。在划分好层次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层次有所了解,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对自己准确定位。当然,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自尊,教师不要在班级中对学生所处的层次情况进行公布,教师可以通过课下单独交流的形式告知学生。

划分好学生层次之后,并不表示学生层次就固定下去了。由于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不同,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会发生变化。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重新进行考核,然后结合考核的情况对学生层次进行相应的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分层教学实施的依据,只有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的组织课堂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数学教材等,分清楚哪样的目标是要求哪些学生应该达到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能够在已有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做出基本习题即可。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此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次学生:能够推导出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能够熟练运用此关系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数学问题;

B层次学生:能够对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做出合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此关系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C层次学生:能够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能够对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做出准确的记忆,并且能够运用此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3、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以一个层次的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通常以中等层次为中心即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低起点、换坡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同时,对A层次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向他们提出较为复杂、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对于C 层次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激发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们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都能够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必要性分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