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校园过激行为研究

2016-09-13张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矫正偏差校园

张楠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73-01

小学学生校园过激行为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轻者与教师进行公然对抗,重者甚至进行人身伤害。笔者通过多年教育工作实践,将从过激行为的定义、成因、应对三方面就校园过激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消弭此种行为产生。

一、何为校园过激行为

小学生在校园内,违反纪律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性质地违反行为并不能称之为过激行为,本文所指“过激”一般指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公然对抗、伤害,尤指教师、甚至家长难以控制的严重伤害、对抗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伤害大、影响恶劣。低年级小学生常见的过激行为包括课堂哭闹、与教师吵闹等等,中高年级小学生伴随着身体的成长,对抗行为也有所升级,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进行人身伤害,后果也往往更加可怕。需要指出的是校园过激行为不仅仅发生于学困生身上,也发生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身上。

二、校园过激行为的成因

校园过激行为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家庭因素和心理因素,但是由于校园过激行为的诱发因素往往是同学或者教师或他们某些行为。人们往往忽略家庭因素对于校园过激行为的生成作用。小学生的大量自由时间存在于家庭生活之中,在这其中,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错误的思维不良的习惯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矫正,往往会造成行为上的偏差。但是很多时间,一些家长非但不能给自己的孩子以正确地心理矫正,甚至无法就问题本身向学校进行正确的反馈,甚至造成家庭与学校的对抗,小学生在这种对抗中,极易产生过激行为。

施行校园过激行为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呈现两级化倾向,要么极端自卑,通过过激行为体现自身价值,要么过度自大,通过过激行为捍卫自身价值(这种价值是学生错误认知的,这种情况往往常见于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但无论正反两个方面,都是学生对自身心理评价出了现较大地偏差,此时如果校园生活中出现某种契机刺激到学生,就极易在他们身上产生校园过激行为。

三、校园过激行为的应对

校园过激行为危害大、影响恶劣,必须加以重视,认真应对,但需要指出的:从根源上消除校园过激行为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的,单纯从学校的方面施加影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社会媒体往往喜欢将校园过激行为的责任推卸给教师,这是缺乏了解的表现。家长与教师之间只有先建立起了信任与反馈,教师才能够及时对学生发生的偏差进行干预,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干预是家长必须参与的。如果干预得当,很多校园过激行为并不会被激发出来,甚至原本会引发严重校园过激行为的事件会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矫正的良好时机。如果这种干预缺少了家庭的参与,往往是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的。

小学校园过激行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却并非罕见。小学生年龄小,过激校园行为往往因为伤害小得不到系统全面的矫正,这种情况在低年级中尤为常见,这种倾向是必须得到正视并加以改正。

猜你喜欢

矫正偏差校园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关于均数与偏差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