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分析

2016-09-13葛晓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互联网

葛晓峰

【摘 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广泛的开始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教育行业中教师运用微课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文化知识。本文就是把“互联网+”和“微课”进行联系,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微课教学的效果,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影响,结合当前课程的特点找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把微课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走向教育行业,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35-01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生产中进行优化,将互联网的技术融合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提高生产力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建设,发展我国的经济。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倡导我国开展“互联网+”的行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主要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壮大我国的新兴行业,打造全新的产业,给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产业的信息化提供条件,创造新的行业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把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相联系,比如人们利用“互联网+商店”有了现在的网络商城淘宝,人们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需求的东西,不用上街一点点的挑东西。“互联网+”的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促进了产业的结构升级,带动了每个行业的发展。在教育行业中,教育工作者开始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把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这为我国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互联网+微课”的教学应用

(一)微课的特点

教师在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把课程压缩成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微课在内容上比较少,相比传统的教学在时间上比较短,微课一般是5到10分钟,教师主要是把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上传到上面,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课程的重点便于学生复习。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多是采取边讲边让学生操作,学生会有一种手忙脚乱的感觉,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导致他们在计算机概念上的混淆。而微课每个课程就教给学生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知识点反复的练习,提高操作性能,保证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在微课教学中,微课的内容都比较短小精悍,教师不需要用复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讲课,可以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精华部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利用视频有更好的情境带入教学,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是以上传视频的形式保存在教学设备中,每节微课的文件比较小,微课的学习一般是在课外运用的比较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理解课程中不懂的知识点,反复的钻研计算机知识,适合不同的受众群体。

(二)“互联网+微课”

当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创建很多项目,比如利用互联网绑定银行卡建立支付宝,人们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支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有现在的微商,人们在APP上就可以进行买卖,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报酬。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把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编成课件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可以理解微课的好处,让学生对微课有兴趣,便于学生学习知识。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微课就可以作为一个教学资源的补充,学生有不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复习。通过微课的辅导,完成计算机操作的步骤。

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学生可以把自己在看微课的感受及时的反映给教师,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与学生一起制作微课。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微课课程,教师在制作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程安排,有计划的去学习知识。在课后可以多看微课的视频,掌握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风格,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学生就不会再觉得学习计算机知识比较困难了,可以更好的给自己制定计划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时的查漏补缺巩固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慢慢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意义

“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教学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一个引导的身份,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

“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获取微课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学会自己找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点内容,比如计算机的来源、C语言的应用,学生都可以通过网页进行查询,及时的掌握新的计算机知识。

微课的出现,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开发网络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促进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水平。

四、结论

“互联网+”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获取信息,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微课符合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形势,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把“互联网+微课”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倩文.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0:156-157.

[2]范建丽,方辉平. “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 远程教育杂志,2016,03:104-112.

[3]杨安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微课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4:112-113.

[4]尚红.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 电子制作,2016,04:62-63.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互联网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