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低段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2016-09-13李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规律

李蓓

【摘 要】如今小学低段英语教学,存在着“重听说”而“轻认读”的现象,造成学生“会听说、不会认”的弊病。很多孩子开始看不懂英语。比如说:孩子可能对很多单词能听也能说,但就是不认识单词本身,或者看到一篇对话的文字,却不能念出来。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案例,提出六大策略:一.领悟于句子中;二.巩固操练于活动中;三.总结规律;四.提升于联想中; 五.朗读于规则中;

【关键词】认读 朗读规则 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13-002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渐渐开始分裂演变成,在低中年级只做听说,到高年级才进行读写。有研究发现,那些外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一般都是很早就开始得到认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认读能力势在必行。笔者经过一定的思考与实践,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六大对策来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一、领悟于句子中

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可能有图片或者实物的提示,所以他们在当时学的时候有记忆,能够记住。但如果把单词放入句子中,由于失去了图片或实物的提示,他们就不认识这个单词了,不能够做到词、句相联系。其实学习单词的目的是将其灵活应用到句子中去,表达更加完整的意思,同时在句子中也能巩固认读所学的单词,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同鱼儿离不开水,而且单词在句子中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如鱼得水。所以教师在新授单词后,应该把单词放入句子里面让学生快速地去认读。例如在教授水果banana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图片说What colour is the banana?Do you like bananas?在教授bathroom 时,让学生说一说What is in your bathroom? What can you do in the bathroom? 诸如此类的文句,并板书在黑板上,板书清晰规范美观,对认读又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的认读不仅仅局限于单词。

二、巩固操练于活动中

很多孩子对很多单词能听也能说,但就是不认识单词本身.这就是学生的知识没有形成迁移.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认为:“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于给学生更好的机会去建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因此设计“准真实”的教学活动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我在平时的单词新授课中,教授一个新单词时,第一步往往把单词和图片同时出现,让学生通过听音看图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第二步,就是在操练环节,反复让学生跟读几次后,通过简笔画或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看着图把它说出来。第三步放在第二堂新授课前五分钟,对学过的单词再进行巩固、操练。只是在这次复习、巩固时,只出现单词,不再有声音或图片的提示,让学生看着单词把它读出来。第一步的呈现目的是先让学生听到单词的音,通过看图了解单词的义;第二步,只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单词,我们就能准确判断学生能说出这个单词,是看见图说出来的。最后一步,只出示单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这个单词的形后,主动联想到它的音,然后联想到它的意义,这样就把音、义、形三者联系起来了,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

三、总结规律

好的认读习惯是需要学生不断地根据一些发音的规律,去大胆地尝试着拼读,才能发展单词的认读能力。比如:教授动物单词hen 时,我先不把准确读音呈现给学生,而是在hen旁边写上学过的单词ten,学生马上能根据旧单词的发音准确地把没有学过的新单词拼读出来。学习cow,出示now或how等等。通过学过的单词发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读音规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也会以后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四、提升于联想中

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小学生善于联想的天性去指导学习。把干巴巴的单词、句子变成活灵活现的事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例如:单词“ball”与“boat”的区分。这两个单词形似音异,给学生认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教读数十遍仍不见效。于是我把两个单词形象化,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球与船,然后说道:“ball是圆的,所以发后面的音时,嘴唇要圆起来;而boat中间是陷进去的,要发/ou/,再加船头船尾/b/和/t/。形象化后,学生轻松学会了。

又如:教授单词night和nest时,我编了个小故事并利用简笔画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一群birds从白天开始一直垒它们共有的nest,等它们垒好自己的nest时,night来临了。它们就在自己的nest里睡觉了。有的学生还会在此故事上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改编。这样一来,不但教会了单词,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朗读于规则中

朗读是检测认读的手段之一。制定朗读规则对于提高认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让学生明确朗读规则,并落实到朗读活动中去。如:在朗读时,书本平放在桌面上,这样有助于教师检查有无不开口朗读而“滥竽充数”的学生。又如:在全班齐声朗读时,要求学生左手捂住左耳,右手指读课文内容。捂住一个耳朵可使学生在听到他人或磁带朗读的同时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方便比较两者差异;而指读课文内容则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意识到英语单词音形的结合。

语言的交流渠道不仅仅是听说,也要通过读和写。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能为学生以后的读和写奠定基础。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将来能够运用英语,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去获取信息。学生通过认读,逐步发展为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就能去读很多的东西,增加知识,丰富阅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萍 张英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蔷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颖 《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新课程中的运用》明仁小学

[4]程晓堂 刘兆义 《小学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杨安芬 《小学英语单词认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猜你喜欢

规律
由简入繁 寻找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发现规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找出规律
巧解规律
掌握规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