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产能陷怪圈:产量不减反增

2016-09-12

凤凰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钢铁河北

【本刊综合】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使市场对于钢铁行业去产能难有了新的体会:包括钢铁在内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今年1-5月份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

这可以部分解答为何三个钢铁大省河北、江苏、山东的钢铁去产能举步维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国钢铁产量前几名,河北、江苏、山东粗钢产量分别为8352.27万吨、4590.98万吨、2919.63万吨。这一数据显示,河北、江苏、山东的粗钢产量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产了0.3%、2.19%、5.47%,高于去年同期的8327.8万吨、4492.8万吨、2768.3万吨。

这和全国去产能的要求不符。根据国家的要求,“十三五”粗钢要减产1亿-1.5亿吨的产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期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十三五”钢铁的产能要去掉1亿到1.5亿吨,煤炭产能要去掉5亿吨,还有5亿吨是减量重组,减量重组5亿吨里面大概一半以上也是要去掉的产能。但缘何钢铁大省出现“越减越多”的局面?原因是目前钢铁盈利情况良好。今年3月下旬,钢材的利润一度达到每吨千元的水平,这刺激了大批去年停产的企业恢复生产。目前,疯涨的势头虽然已经止住,但短期内不会下跌到全部亏损的水平。以河北唐山为例,6月27日钢坯价格是每吨1940元,比上一日增加60元。上述价格确保一些企业每吨钢坯有200元的利润。换句话说,按这个价格,一个500万吨年产量的钢厂,一年利润高达10亿元,仍是“印钞机”。

据了解,6月29日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是88.4%。钢铁市场专家表示,去年以来高炉恢复生产的年能力已经将近1亿吨,停产的企业大多恢复了生产。去产能的核心还是要靠市场来调控,只有企业亏损且没输血,企业才会自动减产。

链接

解读

中国为去产能建钢铁世界巨头

【本刊综合】中国第二和第六大钢铁集团宝钢和武钢的融合,将诞生一个新的中国巨头。路透社把此次融合看成是中国政府为去产能以提高钢铁部门效率的主要手段。《南华早报》就此指出,数十家中国国家钢铁企业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央政府希望更加集中,取消没有竞争力的生产线。但是进展至今非常缓慢,因为非常担心失业率上升导致的社会后果以及税收的减少。政府宣布,钢铁煤炭行业的重组,将触及180万人的利益。报道称,西方指责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因产能过剩而给国际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北京认为这些批评毫无根据,认为,全球市场出现不平衡,是因为全球需求的大幅下跌。不管怎样,美欧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税阻挠,实际上是等于向北京宣战,打一场“钢铁战”。外国专家认为,宝钢和武钢的合并,就是中国旨在给中国和西方愈演愈烈的冲突降温的重要一步。

钢铁煤炭如何去产能?

【本刊综合】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报告,目前仅仅煤炭、钢铁、有色和水泥四大过剩行业的有利息负债存量就达5.4万亿,其中银行贷款2.8万亿,债券1.6万亿,信托等非标约1万亿元。因此,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资产质量以及去产能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将成为银行爆发信用风险的潜在风险点。该报告认为,要去产能,就需要打破地方政府通过各个优惠条件导致的招商引资扩大产能的模式。政府每次招商后产生产能过剩,再进行去产能,再招商,进入到再扩大产能的死循环。所以,去产能需要消除地方政府在去产能工作中的内生性惰性和不作为行为的制度基础。银行过度贷款也使得僵尸企业大量存在。而且,按照现在的去产能模式,最后结果会大打折扣。去产能和国有企业改革合二为一,是一个硬币两个面,国有企业问题改革措施不推进,去产能问题就根本无解。

猜你喜欢

钢铁河北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王大根
梁丛
孙婷婷
李天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
铁钢红包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