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苔藓植物群落类型

2016-09-12李晓娜

吉林农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种数苔藓喀斯特

李晓娜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苔藓植物群落类型

李晓娜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通过对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的苔藓植物群落进行初步统计研究,发现区内苔藓植物群落共有石生、土生、木生和水生4个群落类型,其中,石生群落占绝对优势,63.99%的苔藓植物种类属于石生群落类型,这些苔藓植物参与了区内重要的生态过程。其次为土生群落类型,占总种数的38.81%,属于木生群落类型的苔藓植物有72种,占总种数的25.17%,由于区内水生环境异质性较低,属于水生群落类型的苔藓植物种类较少,只有7种。

苔藓植物;群落类型;施秉喀斯特地区;贵州省

苔藓植物是一类以孢子繁殖,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全世界可能有18000种[5],在自然界中起着先锋拓荒、大气污染指示、陆地化沼泽、水土保持、药用等重要作用。苔藓是否足以组成,并称其为“群落”曾引起苔藓学家的争论,但毋庸置疑苔藓群落却是客观存在的[3]。苔藓植物群落主要是依据群落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所着生的基质的性质来划分[3],因此,苔藓群落是苔藓植物本身生长特性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其生态环境的特征。本文初步研究探讨了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的苔藓植物群落类型,为更深入地了解区内苔藓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参与的生物生态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由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云台山、杉木河、生态水源涵养区三区组成的施秉喀斯特地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于2014年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施秉喀斯特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海拔593~1246米,白云岩喀斯特发育强烈,地形破碎;区内为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发育并保存了大面积的原生森林植被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

笔者前期对该区的苔藓植物区系已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4],共发现苔藓植物50科128属286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苔类17科23属43种,藓类33科105属243种。

1.2研究方法

苔藓群落类型的分类采用陈邦杰教授在《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中的划分方法[1]。

2 结果与讨论

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苔藓植物群落类型的统计如表1所示。由于同一种苔藓植物可能生长在不同的生境、不同的基质上,如卷叶凤尾藓群落(Fissidens dubius Com.)在研究区内既有生长在湿润岩石上的,也有生于树干和土上的,故各群落类型的苔藓种数百分比之和大于1。

表1 施秉喀斯特地区苔藓植物群落类型的种数统计

在四大类苔藓群落类型中,石生群落占绝对优势,苔藓种数占总种数的63.99%,这是因为研究区内尤其是在山体中上部土较少、白云岩裸露率较高,高等植物的石生现象十分普遍。其中绝大多数为湿润或干燥石生苔藓群落,例如透明叶苔群落(Jungermannia hyaline Com.)、绿丛本藓群落(Anoectangium euchloron Com.)、粗蔓藓群落(Meteoriopsis squarrosa Com.)等,另有11种苔藓植物是直接生长在钙华上的,例如砂地石灰藓群落(Hydrogonium arcuatum Com.)、小石藓群落(Weisia controversa Com.)等。碳酸盐岩表生的苔藓植物对基岩具有岩溶作用[2,6,7],包括沉积(如参与部分钙华形态的形成)和溶蚀风化(如产生溶坑、溶孔等溶蚀形态)两种,参与了喀斯特地区重要的生态过程。

土生苔藓植物群落即生于泥土上或土壁上的苔藓群落。研究区内有38.81%的苔藓种类属于土生群落,较为丰富,常见的有:地钱群落(Marchantia polymorpha Com.)、小墙藓群落(Weisiopsis plicata Com.)、东亚小羽藓群落(Haplocladium strictulum Com.)、万 年藓 -拟合睫 藓群落(Climacium dendroides-Pseudosymblepharis papillosula Com.)等。

研究区内的木生苔藓群落也比较丰富,有四分之一的苔藓种类属于木生群落,其中最常见的是基干树生群落(如台湾多枝藓群落Haplohymenium formosanum Com.、小鞭鳞苔群落MastigolejeuneaauriculataCom.、 暗绿多枝藓群落Haplohymenium triste Com.等)和腐木群落(如东亚孔雀藓-假蔓藓群落 Hypopterygium japonicum-Loeskeobryum brevirostre Com.、鳞叶凤尾藓 -疏网美喙藓群落 Fissidens taxifolius-Eurhynchium laxirete Com.等)。

虽然区内溪谷河流网布,但水生苔藓群落较少,这可能与区内水生生境异质性较低有关。常见的水生苔藓群落有光苔群落(Cyathodium smaragdinum Com.)和大叶凤尾藓群落(Fissidens gradifrons Com.)等。

[1]陈邦杰.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上、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付兰,张朝晖.贵阳市苔藓植物的生物岩溶溶蚀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04):140-143.

[3]胡人亮.苔藓植物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李晓娜,龙明忠,刘洋,等.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 (03):271-278.

[5]朱瑞良,王幼芳,熊李虎.苔藓植物研究进展——I.我国苔藓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02):444-451.

[6]王福星,曹建华,黄俊发,等.生物岩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7]张朝晖,王智慧,祝安.黄果树喀斯特洞穴群苔藓植物岩溶的初步研究[J].中国岩溶,1996,15(03):224-231.

Q948.15

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6.056

李晓娜,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喀斯特生态,岩溶生态研究。

猜你喜欢

种数苔藓喀斯特
“小矮人”苔藓的大用途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绝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