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技术

2016-09-12丁军孙玉华

中国水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白虾梭子蟹投饵

文/丁军 孙玉华

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技术

文/丁军 孙玉华

三疣梭子蟹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传统养殖品种,由于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较多,效益有所下降。本文选择脊尾白虾作为混养品种,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残饵,保持水质清新,减少了三疣梭子蟹的发病机会,每亩收获脊尾白虾80斤左右,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三疣梭子蟹是湖北省沧州市的传统养殖品种,已有15年的养殖历史,养殖规模近7万亩,由于养殖时间长,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池塘的重复利用,使得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较多,效益有所下降,促使人们探索一些新的养殖品种或者混样品种,通过选择、试验以及经济效益的核算,选择脊尾白虾作为混养品种,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残饵,保持水质清新,减少了三疣梭子蟹的发病机会,每亩收获脊尾白虾80斤左右,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脊尾白虾为近岸广盐广温种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活在盐度不超过29‰的海域或近岸河口及半咸淡水域中,水温在2℃~35℃范围内均能成活;脊尾白虾的食性杂而且食性广,对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不高,不论死、活、鲜、腐的动植物饲料,或有机碎屑均能摄取,自然海区一般生活的水深在1.5m~15m,每年4月~10月都可捕获,脊尾白虾的繁殖能力很强,雌虾可以连续产卵。可以进行2次~3次繁殖产卵,一般2次以上繁殖后自然死亡。脊尾白虾长到5cm以上一般只需2个月~3个月,生产周期短,一年可以多次起捕养殖。

一、养殖池塘清整消毒及肥水

3月份池塘解冻后,要对反复使用的池塘进行彻底清池,将池底的淤泥清除干净,养殖使用时间短的池塘可进行翻耕曝晒,曝晒时间要在1个月以上,养殖池塘水深要达到1.5m以上。池塘进水40cm~50cm,用100kg/亩生石灰或20ppm漂白粉浸泡池塘,泼洒池壁,用于消毒的水排净后,晾晒池塘一周时间。池塘进水70cm~80cm,进水闸处用100目筛绢过滤海水,用有机粪肥进行肥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即可,等待放苗。

二、三疣梭子蟹的放养

1.放苗时间

三疣梭子蟹的放苗时间依投放苗种规格而定,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进行,水温达到15℃~20℃。

2.放养密度

10000只/kg左右的2期幼蟹放养密度为4000只/亩~5000只/亩,1500 只/kg~3000只/kg的幼蟹每亩放养2000只~2500只,若投放纯雌幼蟹则亩放1000只~1200只;规格在20g/只~50g/只的亩放500只~600只。幼蟹以选购培育的Ⅲ期以上的幼蟹为好,有条件的可专养雌蟹,以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商品蟹价值。

3.幼蟹的运输与投放

幼蟹在1小时~2小时以内的短途运输,可以选择水运法,方法是薄膜袋内加水草或者网衣片,每袋内装幼蟹0.5kg,充气运输水占1/3容积,气占2/3容积。幼蟹运输路途较长在10小时~12小时时,用50L的塑料桶,每桶放2/3容积的水,桶内放网片,每桶放0.5kg的幼蟹,汽车运输。如在6月底气温高时,则要用塑料袋装冰放入水中降温运输。由于梭子蟹易脱水,运输时间应越短越好,并防止阳光直射。放养时应将死、伤的幼蟹剔除,选择晴天,在上风口放入池塘。

三、脊尾白虾的放养

主要通过在池塘内投放抱卵虾让其自行繁殖的方法获得虾苗。脊尾白虾一年繁殖多代,根据两年的实践,以7月初每亩投放0.5kg~1kg抱卵虾较为合适。通过总结养殖的经验,如果在4月份~5月份投放抱卵虾,有以下三个不利因素:一是近年来池塘养虾的病害比较多,脊尾白虾较早放入池塘进行养殖,容易发生虾病,还会对三疣梭子蟹造成感染,池塘养殖的虾、蟹在6月份~8月份容易暴发病害,病毒感染严重的池塘甚至会导致虾、蟹大量死亡,避开发病高峰期有利于养殖。二是池塘内放养脊尾白虾早的话,会导致幼蟹蜕壳时被脊尾白虾残食,使得幼蟹成活率降低。三是脊尾白虾生长周期比较短,2个月~3个月就能长成商品虾,高温季节生长发育迅速,7月份投放抱卵虾不但出苗整齐,苗种规格小的时侯高温期病害较少,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并且不会造成病害,养成的商品虾与养殖三疣梭子蟹出池时间较一致,生产管理、销售集中,有利于取得好的养殖效益。

四、养殖期管理

1.饵料管理

养殖前期利用当地资源,每天投放一次兰蛤,投喂量不能太大,虽然兰蛤在池塘内可以存活,但摄食池塘内的单胞藻导致池水变瘦,保证养殖的梭子蟹吃饱就行。养殖中期投喂一半的鲜活饵料卤虫、一半梭子蟹配合饵料,卤虫每天投喂4次,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水质变坏,投饵量根据摄食情况调整。养殖后期及育肥阶段投喂部分低值的小杂鱼和配合饵料搭配,严控投饵量,防止养殖后期水质败坏。脊尾白虾的饵料投喂可忽略不计,只计算三疣梭子蟹的投喂量即可。

2.水质管理

养殖前期以添加水为主,每10天~15天加水15cm~20cm,直至池塘水加满;养殖中期适量换水,水温较低时每次换水30cm左右,高温季节换水量要达到60cm~70cm;养殖后期视水质情况换水量要达到一半或一半以上。6月份开始池塘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疾病发生,高温季节7月中旬开始,每15天使用一次沸石粉或生石灰对吃水进行处理,和微生态制剂交错使用。

3.日常管理

要做到勤巡池、多观察,包括摄食情况、残饵多少、三疣梭子蟹和脊尾白虾活动情况、水色、透明度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三项纪录,包括:(1)养殖生产过程记录,包括投饵种类、投饵量、投喂次数、换水量、换水次数等;(2)药品采购使用记录,包括采购药品的公司名称、采购药品种类及数量、药品使用时间、使用量及使用次数;(3)产品销售记录,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时可及时追溯。

五、效益核算

通过下表与单养三疣梭子蟹池塘的对比,可以看出混养脊尾白虾的池塘效益明显提高,1号、2号池塘单养三疣梭子蟹,3号、4号为混养池塘。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沧州片区盐碱地开发综合实验推广站资助

猜你喜欢

白虾梭子蟹投饵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疫情当下,上半年华东地区小棚、工厂化、土塘白虾如何应对?
“中国梭子蟹之乡”寻味之旅
蒸梭子蟹多加[1味]特别鲜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反季养螃蟹仨月净赚500万元
玩转梭子蟹
六价铬离子在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体内的富集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