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抗联一军在本溪的密营建设

2016-09-10张永梅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本溪

内容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了为期14年的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进入本溪地区后,开辟了本溪、桓仁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起密营。密营的建立对于抗联进行战略转移、抵抗日军的扫荡、进行后勤补给和安置伤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密营的定义、种类和建立的特点、本溪地区的主要密营以及密营在东北抗战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抗联一军 本溪 密营建设

本溪地处辽东山地丘陵区,山地面积占全境的80%左右,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近20座。本溪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吉林省通化相邻、南靠凤城、宽甸,北倚抚顺、兴京,西与沈阳接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不仅如此,本溪还是东北抗日联军进入辽宁的初始地,也是抗联撤出辽宁的终极地。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进入本溪后,联合抗日群众,打击日伪军,开展游击战争,以便实现“创造临时人民革命政权与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适应山区游击战的需要,一军一师开辟了以老秃顶子、和尚帽子两座大山为中心的本溪、桓仁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起比较稳定和功能齐全的密营。

一.密营的定义、种类及建立的特点

密营的存在,是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游击战争得以坚持的根本原因之一,建立密营也是抗联在战争时期的首要任务。东北抗日联军什么时候开始有密营,时间已无法准确考证,有学者认为,密营的大规模出现是在1936年[2]。1936年以前,东北抗日联军并未使用密营一词,而是距县城较近的村庄进入到山区,建立根据地,称之为上山。上山的部队一般把自己的活动区域视为游击区。密营是日军对东北各地抗日军民进行军事“讨伐”、“三光”政策后的产物,最早出现密营的地区大概是在南满的东边道和辽宁三角地带。所谓密营,就是在深山野林里,建起了很多秘密的宿营地,这些宿营地被日伪当局视为“匪区”,当地百姓则称作“红地盘”。[3]这些秘密的抗日堡垒“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也是游击战争的后方。”[4]密营一般建在人迹罕至的丛山密林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水源地,便于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密营大致有4种类型:马架子式、地窨子式、霸王圈式和天然式。此外,密营还建有裁缝所、临时医院、印刷所等。

二.本溪地区的主要密营

1936年8月,在夹皮沟汤石岭会议上,杨靖宇指示抗联及其收编的各抗日军队和山林队做好密营建设,并派指导员带领精干的小部队到本溪、桓仁两县的深山密林中修建密营。在自卫队的配合下,抗联一军一师一团在本溪和凤城交界的大西沟、大石湖、和尚帽子等处建立起10余处密营。

1.老秃顶子密营

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进入兴京地区后,杨靖宇指派韩震在桓兴交界山岳地带建设军事密营。最大的密营当属老秃顶子山的二层顶子,海拔1325米,位于兴京之南桓仁之西北的搭界处。该地处于本溪、兴京、宽甸、桓仁四县交界,日军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由于地理位置绝佳,杨靖宇亲自指挥,迅速建立起兵工厂、医院等密营设施。在日伪军的大肆扫荡下,群众对于抗联一军的物资支援越发艰难,衣服、粮食的补给日益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抗联一军开始在老秃顶、查家兔洞沟等地开设被服厂,从事生产。不过,抗联战士进行生产的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基本上都是在树林里挖好地洞,安装机器,开始生产被子和衣服。此外,武器装备的补充也困扰着抗联的将领们。老秃顶子密营建立后,只设有一个机械所,对手枪等武器装备只能进行简单地维修。为了游击战争的长久性和武器装备能够及时补充,一军又建立了一个兵工厂,除了修补武器,还可以生产子弹,制造简易手榴弹等。抗联战士在物质条件极端缺乏的情况下,不仅要开展生产,储备战略物资,还要防止敌人的进攻。1938年秋,面对日伪军的进攻,在本溪境内的一军被服厂8名朝鲜族女战士把机器拆开,背着跑出50多公里,临时搭起一个小密营,继续生产。后来她们与部队失掉了联系,仅有2人找到了部队,其他人有的牺牲,有的被俘。不过,密营选址的特点就是在深山里,隐蔽性强,所以,即使日军火力集中,派出大批兵力搜捕,也很难对抗联密营造成毁灭性打击。

2.和尚帽子密营

位于本溪县境内的和尚帽子山区,其主峰因酷似和尚的帽子而得名。密营的名字一般都是就山而取。1934年春,抗联进入本溪后,一师部队就在此处开展游击活动,建立和尚帽子密营。该密营修建于山林隐蔽处,房屋有十余间。内部储存粮食、药品等物资,供往来部队休息和伤员养伤。密营附近建有许多附属设施,如洋湖沟印刷厂、大青沟粮食仓库等。1936年、1937年的春节,一师主力部队就是在和尚帽子山顶两个规模较大的密营中度过的,指战员们高兴地扭起了东北秧歌。这也是密营艰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由于东北的森林在寒冬里经常被大雪覆盖,出于安全的考虑,抗联部队上山进入密营时,统一脚踩一个雪印,以免引起日军的注意。所以,日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清楚抗联一军的主力部队驻扎在什么地方。1937年2月11日,日伪军突袭和尚帽子密营,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牺牲,和尚帽子密营遭到破坏,后逐渐废弃[5]。

3.羊洞密营

羊洞密营位于四平村村西的羊洞沟半山腰,这里西连本溪和尚帽子山区,东靠桓仁老秃顶子根据地。该洞内部有股清泉,终年不断,周围山林茂密。密营建成后,这里就成为了宽北游击区的中心。羊洞密营的群众基础较好,1936年秋,四平乡政府发动群众筹粮百余石以支援密营建设。在建设密营、储存粮草的同时,抗联一军的战士还建立了许多秘密联络点,为长期抗战做准备。同年冬天,日伪当局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强化保甲法,实行集家并屯,为了消灭以抗联为主要力量的东北抗日武装。军事上,日军除了实行飞机空袭,还集结兵力,对抗联进行大规模的围剿,追捕抗联战士和抗日群众,抗联的活动极为艰难。

除了积极建设密营,抗联部队也修建野战医院、秘密仓库等密营附属设施。抗联一师在老秃顶、杨木林子、魔石青山洞等地陆续设立野战临时医院,以抢救伤员,进行部队修整。不过,由于地处深山,医院设备简陋,药品尤其是西药奇缺。1937年后,在日军的大肆围剿下,这些临时医院相继被破坏,魔石青山医院的7名抗联战士因此被日军杀害。

三.密营的作用

密营虽无法与关内的抗日根据地相比,但它是抗联进行根据地建设的新发展,是根据地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特殊表现形式,标志着抗联由公开的根据地建设转人到密营斗争阶段[6]。东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斗争需要催生了密营的出现,它也确实起到了根据地的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援了东北抗日战争,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密营是抗日联军储存战略物资、进行长期斗争的堡垒。

东北地域辽阔,山地众多,密营的存在更适合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密营建立的时候,它的附属设施也相应建成,比如“种地处”。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战越发困难。日军实行“集家并屯”、“经济封锁”的政策,企图困死抗联,粮食问题尤为突出。在群众支援艰难的时刻,粮食的来源主要靠缴获,而缴获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因此,为保证粮食的供给,抗联决定自己耕种,于是,“种地处”随着密营的建立应运而生[7]。“种地处”的人员皆由密营留守人员组成,播种作物,收获后储存在密营中以供给部队。抗联军队之所以能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坚持斗争,与密营的后勤补给是分不开的。

2.密营是安置受伤抗联战士、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

安置受伤战士,保护军队有生力量,提高军队的思想文化水平,恢复战斗力是坚持长期斗争的前提。1935年,抗联一军参谋长、一师师长李红光率军攻打兴京县日军牧场,带队回师桓仁的途中遭遇日伪军,双方发生激烈地战斗,李红光被子弹击中,战士们将他送到桓仁县的黑瞎子望密营中治疗。《回忆李兆麟同学》一文中记载到:“1937年冬天,从前线送来20名伤员,于是四块石被服厂又成了我军的后方医院。”[8]杨靖宇、宋铁岩等抗联领导人都曾在密营里治病养伤。抗联的斗争非常艰苦所以在休息之余,为了丰富生活,抗联部队在密营里开办音乐班,战士们学唱的歌曲革命歌曲,如《士兵歌》、《九一八事变纪念歌》等。

四.结语

密营的建立,为本溪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支持了本溪的游击战争,是抗联军队在本溪地区发动游击战争的重要依托。据不完全统计,抗联一军在本溪地区与日伪军作战达310余次,歼敌2000多人,缴获枪支约1500枝。依靠密营,抗联一军在本溪的英勇斗争有力的牵制了日伪军的兵力,同时,减轻了工农红军的作战压力。

密营作为抗联的根据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渊源,它随着抗联部队的建立逐渐形成,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消亡。以军队生活为主体生成的密营,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具有一定的战时特征。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文化受东北地域环境的制约和影响[9],呈现出独特的东北气质。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东北人民依靠深山密林,创造的密营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更是东北战时的一大特点。

参考文献

1.刘恒华主编.中国共产党本溪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82.

2.史义军.密营犹闻战歌声[J],军事史林,2013,(2).

3.高术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辽宁史料长编[M],沈阳:白云出版社,2001,238.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18.

5.东北抗联史研究中心、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联史料之本溪篇[M].沈阳:卓越印刷有限公司,2008,47.

6.王长海.檬江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的战略依据和斗争策略[J],东北史地,2006,(5).

7.闫宏宇.浅析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特殊形式的根据地[J],东北抗联史研究,2013,(3).

8.常城、李鸿文、朱建华.现代东北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315.

9.王航.简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文化[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

(作者介绍:张永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本溪
本溪地区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试验研究
煤铁之城,枫叶之都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松干蚧危害评价
本溪温泉旅游营销传播媒体策略分析
CBA赛事报道对本溪城市的影响浅析
挖出来的白云绿水
本溪红叶
本溪以药都之名重振
本溪县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及发展对策
本溪水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