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美国精神

2016-09-10李亚云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富兰克林自传

内容摘要:《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最重要的自传作品之一,其讲述了富兰克林从贫困到富足,从精神上的无知到在世界享有声誉的自我奋斗与实现过程。富兰克林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生动阐释了美国精神的内涵。其中其提出的13条美德则是对美国精神中占重要地位的清教主义的反映,而实用主义思想更是奠定了富兰克林对美国精神建立的贡献。

关键词:《富兰克林自传》 美国精神 13条美德 实用主义

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及其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076年生于马萨族塞州的波斯顿,他不仅是世人眼中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更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作家而闻名于世。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积极参加美国的独立战争,多次代表美国出使法国,并最终参加起草了著名的《独立宣言》。而《富兰克林自传》与《穷查理年鉴》的出版则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第一部,迄今为止,也是美国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自传作品之一,无论是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1]对《富兰克林自传》的研究,则有助于加深对美国自传文学传统的理解,另一方面,则益于从文学的角度探索美国的思想体系、民族精神。

自传讲述了富兰克林尽管家境贫困,但却凭借个人努力,达到事业成功、道德完善的历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富兰克林着重回忆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第二部分着重呈现了他的宗教信仰以及其对道德完善的追求,提出了其著名的13条美德;最后一章,富兰克林向世人呈现了他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对13条美德的践行。

自传以“亲爱的儿子……”[2] (p1)开始,这清晰地表明了富兰克林的写作对象。然而,这里的“儿子”不仅指富兰克林自己的儿子,更是他对美国后代子孙的亲切称呼,富兰克林希望他自己的经历可以供后代人模仿、借鉴。而《富兰克林自传》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美国精神进行了良好的诠释,“无论作为一部历史式权威文本,还是作为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资料和教科书,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没有任何一本美国人的书所产生的影响能和这本仅有百页的小册子相比。”[3]

二.13条美德与美国精神

自传提出了13条美德,即自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温和、清洁、镇定、贞洁、谦虚,而这恰恰与美国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清教主义不谋而合。富兰克林认为上帝是人类智慧的源头,所以通过上帝的帮助从而获得美德是合理的。富兰克林指出上帝可以使得其免于愚笨、虚荣、以及罪恶,甚至任何一种低俗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富兰克林一生坚持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并且认为这是其通往成功的必经之道。

比如,13条美德中的自制与节俭,同时也是清教主义极力坚持的。清教徒们认为每个人一生的财富都是因为上帝的仁慈赐予,正因为如此,他们从不随便花费一分钱,认为为了享乐而花钱是一种罪恶的行为,相反却积攒财富,将自己赚来的钱都交给上帝。富兰克林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商人,他穿着平平,从未在任何休闲消遣的地方出现,从未喝酒或者玩过任何游戏,严格遵循自己制定的道德标准,直到最终获得成功。

勤勉,同样也是清教徒一直追求的。清教徒认为全能的上帝赋予每个子民任务,而子民完成任务是对上帝的最好回馈。为此,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工作。富兰克林的家境贫困,但他却从小喜欢阅读。在学校接受了两年教育之后,经济拮据迫使富兰克林辍学,但这也并没有消减他对书籍的热爱。在其哥哥的印刷室当学徒期间,富兰克林常常在工作之余自我学习。即使在拥有了自己的印刷室之后,富兰克林依然勤勤恳恳,Baird曾经说过,“当我从俱乐部回家的路上,我仍能看到他(富兰克林)在工作,一直到他的邻居起床之前,他仍在工作。”[4](p123)这份努力,为他的邻居所见,当然也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富兰克林一生极力追求这13条美德,严格提高自我修养,直到最终获得成功。富兰克林为后人勾勒了一部个人实现美国梦的蓝图,这也成为了美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用主义与美国精神

实用主义同样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富兰克林自传》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自传中,富兰克林指出人的价值应该居于核心位置,认为凡事应以效果与效率衡量,“它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5]评论者A·T·鲁宾斯坦认为,“富兰克林---实用的个人主义:他的《自传》为全新的美国提供了一个民主的、悠闲的、实用的个人主义的典范。”[6]

比如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富兰克林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正直对于生活的幸福极其重要,他提出了与敌人、朋友的相处方式,这也是基于他的实用主义。甚至他所提出的13条道德也是基于实用主义的;他认为这13条道德是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关键。他将自制放在第一位就是出于对实用主义的遵循,因为自制可以使其头脑冷静、清晰。可以说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提到的大部分事项都是对其实用主义思想的践行,比如他质疑当时美国社会的拉丁文法学校,因为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等等。

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来说却如同救命稻草。殖民时期的北美大陆,尽管资源丰富,但却并未得到开发,生存艰难,经济落后。而实用主义的出现却催生了殖民者不断开发,直到美国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

四.结论

富兰克林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他对美国梦的看法,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成功。然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现却打破了一些人对美国梦的理解。盖茨比同样努力奋斗,但却以丧命告终,他似乎向人们暗示了美国梦的虚幻。然而,并非如此,盖茨比生活的年代崇尚金钱与物质,以物质利益衡量一切,道德约束力相对降低。盖茨比为了成功,不顾道德与法律的束缚,他虚伪、虚荣,结局悲惨。但这并不能否定富兰克林精神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勤奋努力仍然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富兰克林对于美国精神的建立来说,意义深远。作为美国的建国之父,他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社会。

参考文献

[1][3]杨正润.《<富兰克林自传>与美国精神》序.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9(01).

[2][4]本杰明·富兰克林.姚善友译.富兰克林自传[M].三联书店,1992.

[5]刘春水.富兰克林《自传》与实用主义精神.江西社会科学[J].2006(01).

[6]Annette T. Rubinstein.American Literature:Root and Flowe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8.转引自刘春水.富兰克林《自传》与实用主义精神.江西社会科学[J].2006(01).

(作者介绍:李亚云,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非裔文学)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富兰克林自传
陈独秀的自传缘何戛然而止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富兰克林的教训
现实与虚拟
云的自传
富兰克林的苍蝇馅饼
《李敖自传》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