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办读书节演讲比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6-09-10翁育芬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演讲比赛自主学习能力

内容摘要:演讲比赛走进东厦中学读书节,在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语文竞技。六届校办读书节的实践表明,在中学阶段开展演讲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演讲这一活动的驱使下,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自主展示,并将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外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校办读书节 东厦中学读书节 演讲比赛 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读书节作为东厦中学的特色活动,已成功地举办六届。其中,演讲比赛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厦中学读书节演讲比赛不仅仅是一种比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从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里,打算对其进行讨论。

一.自主阅读

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经常提倡读书,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中小学生读了很多教辅书而不太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经典名著[1],想读课外书的也不知道是哪方面的书更好。然而,东厦中学每一次举办读书节演讲比赛都定了一个与经典名著有关的主题,这就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查找资料、阅读资料。而查找资料、阅读资料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

第二届和第六届读书节演讲比赛的主题都是“经典伴我行”,学生在这一主题的驱使下,自主地选择一本经典名著或多本经典名著去阅读,围绕经典名著来阐发自己的阅读感想。学生自主地选择经典名著、自由地阅读的过程,也就是重新考量经典名著、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在2015年第六届读书节演讲比赛中,高一(15)班的林玉珊同学就这样讲道:“《普希金诗选》,一开始我对它完全不感兴趣,那是一本三四厘米厚的书,足足有八百多页。但在后来的阅读中,我知道了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被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在中国所被人熟悉是从鲁迅等著名作家翻译和介绍普希金的诗开始的。”“在阅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普希金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教科书中那首短短的诗篇,反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经典的经典之处正在于它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学生即使认识尚浅,也会在自由的阅读中有自己一番感悟。在2011年第二届读书节演讲比赛中,高一(5)班的蔡雅涵同学深情地表达《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毅力带给自己的震撼;高一(12)班的徐旭东同学激情澎湃地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传奇一生嗟嗟称奇;高一(8)班的陈宁馨同学理性地对《项链》中女主人公的一生进行了评价。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演讲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阅读资料,在比赛前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的自主的阅读,阐发自己独特的体会,在阅读中享受搜索的乐趣和找到素材的成就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自主思考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每一场演讲比赛都有一个主题,面对一个演讲主题,学生在进行演讲之前,必须搜集整合资料和准备演讲稿,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过程。演讲稿的准备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在完成文稿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无一遗漏地写出来,以此来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即使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一致,学生也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谈起自己的观点。如果对所要论述的内容知之甚少、缺乏独立思考,也就无法写出精彩流畅的演讲稿;如果只是机械地摘抄前人或者网络上的演讲稿,那就很难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2014年第五届读书节演讲比赛的主题是“科学、理想和人生”,想要把这三者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只选取其中一者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着学生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演讲稿。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发现,选手们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内容丰富,彰显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积累。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到居里夫人发现镭,从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到“玉兔”登月,古今中外伟人的事例,都被运用到演讲稿中,并将科学与伟人的理想和自己的理想、人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经过初赛的筛选,晋级的选手更是充分发挥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断丰富和充实演讲稿,丰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在竞争的氛围中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思考范围。思考无止境,也将思考内化为他们的积淀,并外化为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自主表达

在第五届读书节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在初赛和决赛中都表现得很突出,但是他的老师却说他上课的表现并不积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校办读书节的演讲比赛激发了这位选手的表达欲望和阅读热情。选手不仅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打动评委。唯有独具风格、感情丰富,选手才能打动评委和听众,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演讲者充分利用了演讲台上的短短几分钟,或热情洋溢,或义正辞严,我口说我心,自主地表达观点,进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第二届读书节“经典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中,高一(13)班的蔡洵轻吟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柔情似水地将书籍比作桃树的枝干,将经典比作桃树上的蓓蕾,把评委和观众带到了经典的世界里;高一(10)班的徐旭东同学则通过一组疑问“你和老渔夫共同抗拒过鲨鱼的肆虐吗?你和徐志摩一起在康桥上漫步徜徉过?”吸引了评委和观众的兴趣,顺利地将受众带进经典名著的世界里。对于一个既定的主题,我们的学生通过自主表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自主展示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应该用一把尺子衡量一切学生[2]。校办读书节演讲比赛恰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展示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平时的课堂中,教师是讲者,学生是听者,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在演讲比赛时,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更乐于去表现自己,也让自主展示成为可能。演讲比赛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演讲比赛中,作为主角的学生更容易去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仪态不大方,发音不准确,用词不恰当等,这些有意和无意的发现,都会促使学生去关注自身的方方面面,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我展示的能力。

在第五届读书节演讲比赛中,高一(1)班的杨卡彤同学的表现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围绕“科学、理想和人生”这一演讲主题,杨卡彤同学一上台就面对微笑地问在场的同学:“同学们,你们有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并走到第一排观众面前,将手中的话筒朝向观众,台下有不少同学与她进行了互动,一下子拉近了选手与观众的距离,吸引了观众去聆听选手的演讲,去关注选手的演讲内容。显然,杨卡彤同学能获得比赛一等奖,是与其成功的自主展示分不开的。

五.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如果能让学生们参与演讲、爱上演讲、懂得演讲甚至让演讲走进课堂,那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自主展示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月”由一样到“不同”是借助“梅花”这个媒介,校办读书节开启了学生的演讲之旅,也成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媒介。每一次成功的校办读书节演讲比赛,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轰轰烈烈的热闹气氛,更多的是我们从这场活动中提升了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我们教师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为学生找到更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笔者认为,只要东厦中学能一如既往地举办读书节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定会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惠生.“新媒体时代”小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54.

[2](美)戴维·拉齐尔.学习之路:教给学生和家长多元智能[M].张晓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94-297.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办“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个案》(2012YQJK271)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翁育芬,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办“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个案》(2012YQJK271)项目组成员)

猜你喜欢

演讲比赛自主学习能力
上蔡县举行“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
翁源县
高县农商银行: 办“合规在我心”主题演讲
江阳农商银行举办演讲比赛
三都县举办“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演讲比赛
我看你有戏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