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办读书节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促进作用

2016-09-10王银鸿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

内容摘要:从教材、继续教育和校内教研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所面临的困难,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读书节为例,进一步讨论校办读书节特别是教师专题讲座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校办读书节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题讲座 东厦中学

校办读书节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以汕头市东厦中学6年来6届读书节为例,对之进行讨论。

一.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困局

1.教学“安于教材”的现状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即使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学生的成绩仍然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硬性指标。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就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因此,一线的教师们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只有立足教材,才能更好地立足讲台。同时,教师的教学是带有重复性的,或许是教两个班,或许是重复教同一个年级,面对相同的教材,再“花样百出”的老师,也不得不重复相同的重难点。长此以往,教师的视野可能会局限于讲台,局限于教材。更甚者,教师可能会“安于教材”:既然“吃透”教材足以应对硬性的教学任务,又何必再辛辛苦苦去提升暂时看不见成果的专业素养呢。这样的想法,会让教学者逐渐向教书匠的方向滑行尚不自知,危害不可谓不大。

2.现有的继续教育模式难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课程培训。如2011-2015年,培训的公需科目分别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粤东西北地区振兴战略》、《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这些课程的教育专业性不强;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分别是《汕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智商智慧和潜智能开发》、《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文素质教育》、《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和远程的高中教师职务培训课程等,其内容大多广而不深;校本选修课分别是《学陶师陶,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效益:课堂教学的永恒》、《青年教师自我培养和提升》、《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集体教研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等,其内容多数侧重教师技能的培养。总体而言,教师都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受现有的继续教育课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本身专业素养的促进作用不大。

3.学校本身很难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途径。

很多学校虽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却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园生活,以教研教学为常态的交流形式,实际上给教师提供的自主的专业素养发展的空间是很小的。

二.校办读书节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教师是校办读书节的第一层受体,所受影响可能大于学生。

1.多读的思想促使教师读更多的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这里的“多读”,更多的是一种广泛阅读的思想,阅读的对象也指脱离教材教辅范畴的书籍。举行校办读书节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作为推广者的老师最先受到“多读”思想的熏陶。此外,正像亚瑟·沃德所说:“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1]身为教师必须“言传身教”,起带头示范作用。仅这两点就使得许多教师正视自身的阅读状况,坚持不断地阅读,以维持教师“领导带头”的形象。

东厦中学的每一届读书节都会围绕主题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如第五届以“科普助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节,就推荐了《万物简史》、《绿色生活指南》、《饥饿的地球村》、《为科学献身的动物们》、《大众科学指南》、《有趣的制造》等七十多部作品。作为推荐者的教师,必须先行阅读,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此类科普读物,使语文教师扩大阅读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学的范围。这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可见,读书节的举办,除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更为教师的广泛阅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深读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深入思考,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首先,深度的阅读使教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文字看人性,而这种阅读理解力,正是教师所千方百计要教授给学生的技能之一。教师们有了切身的力透纸背的阅读实践,便能更好地将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其次,校办读书节为教师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使教师的阅读不再仅限于教辅资料,这更能促使教师向更具情感性、更具人文性的方向迈进。在东厦中学历届读书节的教师专题讲座中,《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哈姆雷特》、《西游记》等经典名著都有了一番新的解读。而这种选题和解读,正是建立在教师自身深刻的体验和人文思考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教师专题讲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东厦中学每届读书节至少有三个本校教师专题讲座,涉及内容不仅有文学,也包括科普,主讲者既有语文教师,也有英语教师、物理教师、化学教师。因而,教师专题讲座内容覆盖面广,参与者也多,是东厦中学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

据调查,有超过85%的高三级学生希望教师开设专题讲座[2]。可见,教师专题讲座对学生的重要教育作用。不过,教师开专题讲座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意义同样不可低估。

1.教师专题讲座,以分享的方式促使教师自省。

首先,“专题讲座”的形式,看似“一言堂”,实际上教师要将准备的内容精准地传达出来,必须有一个信息深化、内化的过程。如讲名著鉴赏,我们只能将其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精髓尽可能地讲透彻,而不可能面面俱到,或是把所有的评价一股脑地抛出,因为那样会内容太多或太杂太乱而不适合作为有时间限制的专题讲座。这种大部头作品的精讲,会促使主讲者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向45分钟要效益。

其次,“专题讲座”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讲述者把自己的见解或感悟表达出来,达到与听众分享阅读心得的目的。讲话的口吻必须适当,这也要求教师自省,注意语言与授课时的区别,甚至可以反省自己在日常授课时有无不当的过于严厉的言语。

2.教师专题讲座,以重构知识体系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开专题讲座不仅是一个结果,而且是教师将既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组合的过程,它能够促进教师知识体系的成熟,从而提升专业素养。

第四届读书节,笔者在接到开教师专题讲座的任务时,联系该届读书节“流行、经典与时代”的主题,深深地思索“什么话题是当下热门而有意义的”。带着问题我审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无疑是经典的,也比较容易吸引眼球,但是,要讲什么,如何讲?我在纷繁芜杂的思绪中理出了一个关键词“梦想”,这与时代的主题“中国梦”、“梦想”是一致的。深入的阅读思考使我认识到《聊斋志异》就是蒲松龄的一个梦想,不单完成这本书,包括书中瑰丽的功成名就的书生梦也是蒲松龄的梦想,更是读书人共同的梦想。考虑到这次讲座的听众们——高一的学生,我思考:是否他们心中都有一个读书梦?他们能为这个梦想付出多大的努力?结合书中各式各样的或喜或悲或荒诞的结局,能给学生一个警醒的作用吗?当《脚踏实地追寻梦想》的讲稿完成时,笔者觉得对《聊斋志异》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样,在第三届读书节“阅读改变人生”的主题下,老师们关注文学作品中各种人生,并探讨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无奈的原因,如对骆驼祥子、对中西方弃妇的探究。讲座之后,教师们往往以总结或论文的形式为自己的阅读与感悟画下句号,使知识的体系更完整成熟,实现了自我的提升。

总之,校办读书节特别是教师专题讲座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比格勒,斯蒂芬妮·毕晓普.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M].刘宏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218.

[2]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97.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办“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个案》(2012YQJK271)

(作者介绍:王银鸿,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办“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个案》(2012YQJK271)项目组主要成员)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素养
挖掘乡土人文资源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滞及其破解
互联网+教育时代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思考
浅析培养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
浅谈“文本细读”之多样化
高职院校升格初期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问题的策略研究
互动性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素养影响效果评价
专业成长,做快乐教师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学习型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