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0詹冬红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文教学

詹冬红

内容摘要:文学是审美的,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有其独立的逻辑走向,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阅历、观点的不同,文学作品具有了多义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感知文学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作出各种恰当解读。

关键词:文学作品 多义性 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将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讨论文学作品多义性的问题。从思想内容上来说,文学作品多义性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文学是审美的,用艺术形象说话,作家往往采用“零度写作”的方式,只负责记叙情感和讲述故事,淡化写作主体的介入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评判,在中性的自由写作中消解作者的功利性色彩,从而使得文学表现的生活面更广,途径更多,内容更丰富。写作的中性化使得写作内涵和审美价值具有了多种可能性。因而包括作家在内的读者对作品所描写情感和故事的评价就会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其次,文学创作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心智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所谓有意识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会构思,会遣词造句,会受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但一旦进入写作状态中,作者就变成无意识的了,因为作品会用自身的逻辑推着作者走,正象余华所说“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本书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这样作品的意义就会丰富多彩起来。

第三,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人们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也会随着历史而发展变化。比如《孔雀东南飞》创作时用意是“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即告戒人们不要破坏青年人的幸福爱情,否则会引来灾难。五四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的需要,人们读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而如今,有人可能会读出要正确处理婆媳关系等等。

第四,人们由于个人阅历的不同或者出于各种政治需要也会对文学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精读作品,把握形象。这里的把握形象不是指对形象进行分析概括,而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获得对作品形象的审美认知。这是阅读者把握作品的最重要的方式,我们首先要认知形象,并且要尽量能把这个形象印记到脑海中去。比如学习《孔乙已》,我们首先要记住孔乙已的形象,这是一穿长衫的人,额头上常会有伤疤,说话之乎者也的,这样的形象必须要栩栩如生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然后我们才能对作品进行各种解读:初读时觉得孔乙已这个人物很有趣,后来觉得他蛮可怜的,后又想到这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同时也有作者对孔乙已深深的怜悯和同情。

其次,在把握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比如《蜀道难》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雄奇壮丽风光的赞美,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友人入蜀感到的担忧,还可以理解为对军阀据险作乱的忠告。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对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肢解和剖析,不去努力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不深入体会作品本文之原意,不顾及作品上下文的制约性和导向性,而将各种误解、歧义、猜测,都归入“多义性”而认可。比如把《关雎》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尚可,理解为歌颂“后妃之德”就多少有点牵强附会了。

第三,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空白点,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慢慢地读出很多我们从作品字面上读不到的东西。比如在《孔乙己》里,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猛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鲁迅为什么要省略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一方面是叙述上追求文本简洁的策略,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作者观点的需要,突出了丁举人给孔乙己带来的巨大伤害。

总之,不同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所列的只是几种最为简要的方式。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二高)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语文教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