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作品教学应把握的三个维度

2016-09-10徐振兴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维度教学

徐振兴

内容摘要:近些年,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排斥。本文认为鲁迅作品始终应该是激励学生的经典教材,并试图主要从艺术价值、深邃思想和文化承载三个维度去论述把握鲁迅作品教学。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学 维度

鲁迅及其作品由于政治语境、时代语言的变迁而晦涩难懂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失当等原因使得中学生产生了质疑与拒斥。然而,鲁迅作品的经典性实在不容怀疑。我认为,鲁迅作品始终应该是激励学生的经典教材,在中学教学中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一.文本的艺术价值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皆堪称经典。这些作品即使排除掉鲁迅的影响而仅就作品本身而言也是有着不可言喻的文学价值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叙事、抒情和议论对于中学生是个难题,而鲁迅作品恰是极好范本。

鲁迅小说极具叙事学价值。小说,是叙事的艺术。传统的中国小说从志怪传奇到明清小说大多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很少出现第一人称,叙事模式比较单一,叙事手段也较少变化。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总结了旧小说的优秀传统,继往开来,同时,他一方面翻译了大量域外小说推介了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能较早关注西方文艺理论,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与叙事结构上大胆尝试,成功地创作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多篇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的小说;《狂人日记》则尝试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药》则采用了双线结构。这使得叙事变得复杂生动起来,而这些都是鲁迅运用西方叙事理论在小说中的大胆实践。至今,这些小说仍为鲁迅小说研究者津津乐道。

此外,鲁迅的散文运用象征手法恰如其分地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情绪,真挚而有深度。而杂文更是犀利泼辣、短兵相接,备受称赞。

二.深邃的思想精髓

鲁迅并无完美的人格,然而鲁迅的伟大却是在于他的深邃思想。

首先,鲁迅始终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他对于“铁屋子”“盗火者”的论述,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从弃医从文的缘由看,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他呐喊过,也彷徨过,他在笔下塑造了诸多的先驱者的悲剧,如夏瑜范爱农等人,甚至还有过对民族脊梁的敬仰。这些思想恰恰是我们今天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最需要的精神。

其次,鲁迅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与思考力。《药》中的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等这些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正是源自鲁迅深刻洞察力与思考力。而在教学中贯穿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学习、揣摩与模仿对于语文学习和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鲁迅还有着自省精神与自我解剖的勇气。从《一件小事》到《祝福》《风筝》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那种自我超越的勇气与能力,而这种勇气本身就是我们足以敬仰鲁迅人格魅力的理由。

三.厚重的文化载体

鲁迅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蕴。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都有独特的美学特质。色彩的运用、隐喻和留白的艺术特别是《社戏》中“月夜航船”那段剪影般的文字诗意盎然,流溢着温情与童趣——原来鲁迅并不都是冷峻阴郁的。看社戏途中表现出的淳朴民风民俗、阿长的仁爱与祝福的禁忌,还有干将莫邪的铸剑传说。诸如此类,鲁迅作品中四处弥漫着越文化的灵秀与坚毅。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并激发学生对于自己乡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

鲁迅还表达了对生命的体验与死亡的思考。《野草》表达了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反对绝望。钱理群认为,“那是火与水的想象,是生命困境的揭示与对死亡的体验。……这境界构成他生命的底色,这底色让他有勇气正视现实中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有勇气反抗绝望”①。

鲁迅作品还有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这种文化精神体现在他对弱者的关怀与同情及悲剧原因探究。鲁迅作品关注几种人:妇女、儿童、农民及中下层知识分子。他常以孩童的视角创作,思考儿童的教育与天性;他深切关注妇女命运,并继而上升到对社会制度的抨击与男性话权的批判;对于闰土的愚昧与麻木与孔乙己等底层知识分子命运,他却是有无比的悲凉。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鲁迅始终倾力于中国文化的批判与建设。学习鲁迅作品,应当关注其文化层面的贡献,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在人文内涵上的要求。

因此,鲁迅作品是集艺术形式、思想与文化于一体的三维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具体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鲁迅作品教学的三个维度,恰当选择教学重点与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们获得不同层面的阅读收益,又可以使传承中的鲁迅作品魅力经久不息。而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一定会真正领会到鲁迅作品作为文学经典的理由,并形成持续探究鲁迅及其作品的冲动与激动。

参考文献

①钱理群《与鲁迅的生命相遇——谈<野草>中的哲学与想像力》,《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维度教学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时间的三个维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