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特比和迈克尔的对比研究

2016-09-10赖宇琛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沉默迈克尔

赖宇琛

内容摘要: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和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虽然相隔一个世纪,但他们的著作《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和《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不约而同地塑造了沉默的主人公——巴特比和迈克尔。贫穷、孤独和压迫是造成他们压迫的原因,而沉默也是他们加以反击的武器。

关键词:《抄写员巴特比》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沉默

《抄写员巴特比》是美国著名作家梅尔维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而《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南非作家库切的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虽然分别创作于1853和1983年,中间相隔了130年,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主人公巴特比和迈克尔都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沉默者。他们沉默的共同原因是贫困、孤独和权威力量的压迫所导致的极度压抑。

一.贫穷的困扰

阶级分化一直是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沉默象征着因贫穷带来的压抑。《抄写员巴特比》中的巴特比赚钱甚少,过着贫穷的生活。他的老板——律师在私下揣测他的为何如此沉默时暗自说到,“我想他以坚果为生,恰当地说应该是从来不吃晚饭;他肯定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又不是;他甚至从来不吃蔬菜,除了坚果他什么都不吃”。租不起住房只能蜗居在办公室,吃不起其他饭菜只能靠坚果为生的巴特比生活在贫困之中。无独有偶,《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迈克尔的饮食也同样精简,“他站着,东一口西一口地吃着新鲜的食物,像兔子一样快速咀嚼,双眼无神”。对于巴特比和迈克尔而言,“吃”只是为了满足继续维持生命的需要,“空洞”的眼神说明在他们沉默的内心深处没有任何的乐趣。没有生存动力的他们只是公式化地维持日常生活,无声无息地活着。

二.孤独的内心

巴特比和迈克尔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孤独,他们都没有朋友或家人。《抄写员巴特比》自始至终未提及巴特比的家人,而他也没有朋友。律师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可以任意差遣的劳工,也希望最大程度地榨取他最大的价值。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他的同事也在不断使唤他,甚至取笑他。在他越来越沉默寡言时,他们没有帮助巴特比摆脱困境,反而想方设法赶走他。巴特比却无动于衷。无可奈何之下,律师将公司搬走了,所有人也离开了,只留下巴特比一个人像孤魂一样留在原来的办公室,直到房东报警将他送进了精神病医院。除了有名字——“巴特比”之外,他一无所有,无家可归、没有工作、没有亲人,更没有朋友。孤独让巴特比越来越压抑,也越来越沉默。

迈克尔也同样孤独无依。作为一个稍微智障的园丁,他带着母亲离开城市回乡,希望远离南非的种族歧视和战争。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在路上就病死了,从此他一人颠沛流离,历经沧桑,“从一个房间喊到另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他觉得自己就像虚幻的空气,他给自己唱歌,迈克尔感到孤单而被隔离”。长期的孤独让他沉默寡言。

与外界隔绝的巴特比和迈克尔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无法与他人交流。

三.权威的压迫

尽管这两位主人公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都是受资产阶级和种族压迫的弱势群体。

巴特比身处资本主义物欲横流、金钱利益最盛的华尔街。他的工作氛围格外压抑,律师把他的位置“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窗户边。原本从窗户望出去能看到昏暗的后院和砖块,但由于后来又多了一些的建筑,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虽然能透一丝光线”。面对着压抑的砖墙,后边是时刻盯着他的律师,巴特比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压抑。而律师充分发挥了资本家的特质——将利益最大化,榨取员工最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价值。在此过程中,巴特比的个人情感和感受被不断消磨,他以沉默来对抗资本主义的迫害。

而迈克尔是一名饱受种族歧视和残害的黑人,因为没有通行证而被抓到营地做苦力,生活在集中营里过着凄苦的生活。当他的身世被追问时,“出现了一阵深深的沉寂”,无论他人如何与他沟通,他都保持沉默。和巴特比一样,他是在用沉默来对抗压迫黑人的权威力量。

面对来自资产阶级和种族压迫强大的权威力量,巴特比和迈克尔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沉默的方式进行对抗。

跨越了一个世纪,两位文学巨匠梅尔维尔和库切塑造的巴特比和迈克尔代表了文学创作中典型的沉默者形象。贫穷、孤独和压迫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令他们生活在压抑和沉默之中。但这种沉默却是一种无言的抵抗,控诉着他们对权威压迫的不满。因此,在充满压迫的社会,沉默实际上却有积极反抗的意味。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沉默迈克尔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蝴蝶
神秘的呼噜声
浅谈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语文课堂应拒绝“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陶行知“沉默”教女孩改错
不沉默才是金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为枪开腔
摄影师的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