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何时不再是传说

2016-09-10罗屿

小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治未病耗材医疗

罗屿

量化自我 可穿戴设备,如今已逐渐渗透进医疗领域,让构建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成为可能。

德国青年菲利普·卡尔维斯从3年前开始热衷“量化自我”。他某一天量得,自己走路7361步,头一天夜里只睡4个小时,其中一个多小时是深睡眠。

卡尔维斯花99美元购得一条装感应器的束发带和一个苹果应用程序,戴着这个束发带睡觉就可以获得与睡眠相关的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苹果装置中。而他的体重计则具备无线传输功能,可把体重和脂肪等数据即时传进电脑或手机。

在全世界,和卡尔维斯一样,坚信“测量方可改善”的人不在少数,而他们的最初涌现,源自一项“量化自我运动”。

2007年,美国人加里·沃尔夫、凯文·凯利(《失控》一书作者)在旧金山创办“量化自我”网站,倡导“通过数字了解自身”。如今“量化自我”已从美国的民间活动,发展到全世界有500个群组的交流组织,其倡导的是让普通百姓通过可穿戴设备感知自我并分享心得。

通过卡尔维斯以及他众多“量化自我”同好者的故事,可以看到可穿戴设备如何从一个民间爱好的小众应用,慢慢进入医疗级应用的过程——几千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识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都将被数字化:基因、健康、用药、生活习惯,等等。

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技术的革新。一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信息管理专家、《大数据》《数据之巅》作者涂子沛所说:“计算机和网络将像有智商的人一样为医疗、健康工作和服务。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测量和记录,数据将成为未来医疗的决策依据、发展基石和创新平台。”

可以说,在互联网的席卷性力量下,医疗理念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革。

可穿戴设备:“顺人性+刚需”

那些曾经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尖端技术——可穿戴设备,如今已逐渐渗透进医疗领域,让构建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成为可能。

医疗可穿戴设备大体可分为运动健康类和病患监测类。运动健康类,主要功能是用来监测运动量、消耗热量、心率、睡眠等;病患监测类,主要功能是用来帮助慢性病患者监测血压、血糖、脑电等。

然而,据德国消费调研公司(GFK)在2014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有关可穿戴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1/3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在买到产品后6个月内就将其“丢弃”了。美国《连线》杂志也撰文指出:超过半数的美国健身跟踪设备客户已经不再使用可穿戴健身设备,1/3的客户使用不到六个月,就把这些设备扔进抽屉,或者送给朋友。

可穿戴设备为何用户黏性差?在智能行业媒体智东西联合创始人、总编辑张国仁看来,用于医疗的可穿戴智能产品如要被用户接受并长时间使用,必须是真正的刚需,同时在使用上更人性化。

何为刚需?

“一款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产品,这需求一定是用户提出来的,而非创业者或大公司臆想出来。同时在刚需产品里,也分为‘有需知所求’和‘有需不知所求’两类。”而所谓“有需不知所求”,在张国仁看来,正是很多产品创新的源头。他以针对婴幼儿的体温监测智能产品为例。“年轻的父母一定对监测婴儿体温变化有需求,只是他们不知道更为便捷可靠的方式是什么。而在2015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一款名为TempTraq的体温贴,采用了安全的材质和一次性设计,有效时间为24小时,能够与智能手机连接,只需贴在宝宝的皮肤上,即可跟踪体温并反馈数据。另一家名为Pacif-i的公司则选择在婴儿的安抚奶嘴中加入体温传感器,让体温数据在婴儿玩耍时自动反馈到手机里。”

至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机会,在《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一书中张国仁表示,其产生的需求基于三个社会发展趋势和现状。其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其二,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其三,慢性病的治疗需求。

而在智能穿戴产业专家,科技、财经作家陈根看来,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市场空间正是尚未被真正重视的慢性病患者群体所带来的刚需市场。

与陈根说法形成呼应的是这样一些数据——据2015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癌症、心肺疾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最主要死因;目前,中国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达到了2.6亿人并呈“年轻化”趋势。有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

这些数据或都表明,慢性疾病管理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庞大的潜力市场。陈根在其文章《慢性病人群:可穿戴设备的刚需市场》中,还另外提到一组慢病数据:以糖尿病为例,据2012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联合发布的一项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美元(250亿美元)。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使用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包括住院和门诊次数都大大增加)。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是同年龄同性别无糖尿病者的9倍。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医疗开支较病程1-2年的患者高460%。病程超过10年的人家庭收入的22%用于糖尿病治疗。

陈根之所以特别提出这组数据,原因是,在他看来慢病治疗需要频繁的复查、长期的诊疗和药物的支持。这需要患者保持持续稳定的就医习惯,包括时间和金钱上的巨额成本。而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医疗领域内产生的一大价值,就是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张国仁同样认为,通过可穿戴智能产品进行慢性病远程监控等,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同样以糖尿病为例,张国仁表示,“对美国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远程监控可以使医疗费用降低40%以上”。

张国仁甚至认为,在可穿戴设备推出后,国内外糖尿病管理模式会发生重大变革。他以国内提供糖尿病管理的“糖护科技”产品为例进行分析。张国仁将“糖护科技”解读为“智能血糖仪+医生端App+患者端App+远程服务”。“该糖尿病服务模式以‘智能仪器+App+医疗服务’为核心,定位于辅助治疗和自我管理,医生端App做辅助治疗,患者端App实现自我管理,智能血糖仪硬件设备提供检测,形成O2O闭环。医生版App,在医生进行诊断开具处方时起辅助作用,为医生提供更为详细的患者健康数据,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管理患者,降低患者迁徙率,同时为医生导入区域内的患者构建地区化医患沟通,缓解医患关系。以患者为中心的糖护用户版App,利用娱乐、互动以及游戏等手段改变患者行为习惯,提醒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提供运动和饮食干预、普及糖尿病管理知识等服务。”

虽然诸如“糖护科技”这样的慢病管理产品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张国仁认为,移动互联网和慢性病管理的结合为慢性病的管理提供了新方向。“目前来看,未来慢性病管理的发展方向可能会由院内转向院外,由单纯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

至于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方向,在陈根看来,一种可穿戴设备最好只专注于一个功能进行研发,比如只针对患慢性疾病人群的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测量。张国仁则表示,可穿戴医疗产品将朝两个大的方向发展,一是如何解决更多细分领域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在产品本身,让可穿戴设备无穿戴感。“只有让可穿戴设备无感地存在于我们身上,佩戴才不会成为累赘,我们才会坚持使用,进而所有关于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逻辑才会成立。”

如何去掉可穿戴设备的存在感?其实科学家们早有动作。

在2015年全球科技大会上,GoogleX实验室生命科学小组负责人安德鲁·康拉德称,Google正在开发一种纳米磁性粒子,这种粒子可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进行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Google在2014年初发布了血糖监测隐形眼镜,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则研发出一种比头发更细的可植入计算机纤维皮肤网络,能够从里到外监测人的身体状况……

类似以上这些愈加小型化、无感化的可穿戴产品仍有很多在不断发明测试完善中,正如张国仁所说,“伴随传感器、植入式设备等发展,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医疗物联网的时代。但不管是高深的植入体内的GoogleX实验室机器人,还是简单的能测量心率的智能手环、手表,其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当基因检测遭遇“物联网+”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提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这更像是现代人所提到的健康管理,而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的现代手段,除了可穿戴设备或许还有基因检测。

在奇云诺德CEO罗奇斌看来,“治未病”是健康管理的第一道“关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未病先防,一个是已病防变。而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是人的行为数据,基因检测收集的则是人的遗传信息。“从这点来看,这两部分需要整合在一起,同时通过传感器收集周围生活的环境数据,通过体检和医疗机构收集医疗记录数据,这些数据就构成了互联网医疗的整体数据集。”

关于基因检测,国内最为熟知的故事就是关于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医疗选择”。朱莉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带遗传缺陷基因BRCA1,医生估测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颇高,分别为87%和50%,她因此选择双侧乳腺切除术保留乳房,降低患癌风险。

朱莉的故事并非特例,欧美国家其实已经形成规模化的健康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大众自我健康管理教育。美国在1994年率先在医疗机构中开展肠癌基因筛检,一年以后英国也制定了全面的基因筛检制度。2002年欧盟超过70万人进行了基因检测,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基因检测的国际标准。2005年,美国已有近500万人次接受了基因检测,通过预知和医学干预,使大肠癌的发病率下降了90%,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了70% 。

如今在美国,一个叫“BabySeq Project”(新生儿测序计划)的活动正在进行,通过基因检测让基因数据陪伴婴儿的一生,成为新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指南针。

可以说,基因检测不仅能准确检测出人体的基因信息,还能在此基础上依靠生物信息技术计算出人体罹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从而进行早期预防与精准治疗。在罗奇斌看来,正是基因数据的加入,医疗和健康之间的界限会被打破,未来的医疗将是针对个体进行伴随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的监控和预防。

当互联网拥抱基因科学,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随着基因科学在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互联网拥抱基因科学实现精准的个性化医疗,已经不是技术创新问题,而是模式创新问题。”比如,罗奇斌就提到了“物联网+”模式。在他看来,最先出现的“物联网+基因”的模式,会是在DNA即时检测的小型设备上。“在2015年初Y Combinator一次路演会上,一家叫做Diassess的小型公司演示了一款DNA检测仪。这款大小和U盘一般的检测设备,能够检测唾液和尿液中的DNA,检测结果通过手机APP呈现给用户,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直接秒杀需要将唾液寄到实验室的传统基因检测公司。目前这款检测产品能够检测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罗奇斌认为,类似这款产品,将有更多“物联网+”的模式会将基因行业传统的工程师带入新的世界。比如,一家以色列公司Consumer Physics的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形状和U盘类似的微型光谱仪。这款名为SCiO的装置能够分析任何的材料,包括化妆品、衣服、植物、土壤、珠宝、皮革,甚至是人体组织和体液。或许某一天,用SCiO扫一扫水果,就知道哪只瓜更甜;扫一扫家里植物叶子,就知道是否该浇水……“技术创新好比 ‘肌肉’,模式创新好比是‘血液’,国内基因行业的创业者只有通过跨界和思维转换,才能迅速将更多封存于实验室内的技术,转化为‘物联网+’时代的颠覆性产品。”罗奇斌说。

“基因+互联网”的机遇虽然巨大,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用户教育、政策监管及数据库搭建等壁垒。另外,还有基因信息云端化引发的隐私问题。罗奇斌也表示,“与数据安全不同,基因信息和个人信息的绑定引发的社会问题,将远远大于数据本身泄露造成的安全问题。”

也许正是这些问题,会让国家逐步出台相关管理政策,也会让基因企业更加规范化发展。

“互联网+”重塑医疗产业格局

不仅是基因及可穿戴设备,可以说,在全球互联网医疗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中国移动医疗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另外,这个行业也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医疗产业格局正在改变,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以日益开放融合的姿态掀起了技术创新、规则重建、结构调整的变革浪潮,产业大整合、大并购在资本的作用下不断加快,直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医疗产业主要包括药品和器械两大部分,药品产业随着国家医改的推进,药品的各项标准化建设趋于成熟,各医院的药品管理也出现整体托管模式。但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占据65%市场规模的医疗耗材领域,由于其种类丰富、规格多、品种多、价格参差不齐、行业环境复杂,国家对医疗耗材的管理一直在探索中。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帮助医疗耗材产业优化升级,是很多医疗耗材企业在探索、实践的课题。

在医疗耗材领域,有一家名叫德宝恒生的公司,针对供应环境中各方痛点,一直致力于医疗器械耗材智慧供应链的探索和建设。经过近8年的医疗耗材采购配送的托管服务,德宝恒生以管理服务云平台为依托,以云计算为基础、物联网为工具、监管应用为中心,实现医疗器械耗材安全的“量价采购、集中仓储、高效配送、风险监控、事件处理”等,同时围绕医疗器械耗材的交易、结算、金融的衍生服务,实现科学监管,确保医疗器械耗材使用安全。其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线上对接政府招标平台,提供线上交易,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咨询服务的云平台,线下帮助建设医疗耗材监管体系,集中配送服务,院内服务延伸等,在这个模式下,德宝恒生实现上游帮助生产厂商及时了解市场反馈,改进产品质量和产能;中间帮助代理商简化交易流程,并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优质代理商健康发展;下游帮助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耗材质量监管,降低采购成本,帮助库房管理提高医疗耗材的运转效率;产业链外围帮助区域政府实现医疗耗材招标后续环节的监管和数据的及时反馈;通过降低采购成本间接降低居民医疗成本,从而缓解地方医保支出压力。德宝恒生在医疗耗材智慧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探索将有效地推动行业流程的重塑和健康发展,实现让医疗耗材供应服务者更专注于耗材的质量和服务,让医疗机构更专注于医疗业务。

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颠覆。作为一项创新的服务模式,德宝恒生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落地模式。

然而,医疗是一个庞杂的、传统的体系。互联网医疗能否真正解构庞杂、打破传统,重构医疗生态?

也许正如著名主持人郎永淳所说,互联网医疗还只迈出了医疗改革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正确的道路有很多条,需要有志人士慢慢去探索。

(本文参考中信出版社 《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

猜你喜欢

治未病耗材医疗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耗材两票制来袭临床话语权或将受抑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