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丹娜:用心浇灌南国艺术鲜花

2016-09-10余弘阳

小康 2016年14期
关键词:潮剧小生艺术

余弘阳

24年坚守潮剧舞台,其间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但黄丹娜始终没有放弃。一切源于她对潮剧的喜爱。

近日,应海南省潮汕商会的邀请,广东潮剧院二团一行60多人远赴海南三亚,连续两晚在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举办“2016—潮音·乡情,潮剧‘非遗’三亚行”潮剧晚会。广东潮剧院二团著名青年演员演出了潮剧经典传统剧目《八宝与狄青》、《换偶记》,受到了当地企业家的盛情接待和潮汕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潮剧,被誉为“南国鲜花”。因形成于广东潮州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2006年,潮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次赴三亚演出的广东潮剧院二团,组建于1958年,是广东潮剧院属下的一个重要演出团体,集中着潮剧各门类的优秀专业人材。在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支艺术精湛、作风正派、德艺双馨、团结一致的演职员队伍,既有洪妙、姚璇秋、范泽华、方展荣、郑健英等一个个潮剧老前辈,也涌现出王锐光、何平发、陈立君、黄丹娜、杨伟丹等一大批潮剧新秀,撑起了潮剧舞台的一片蓝天。

“这么多年来,尽管遇到过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对潮剧艺术的追求。我一直相信,通过努力,我一定能到达艺术的彼岸。”国家二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二团的黄丹娜这样对《小康》记者说。

此时,距离黄丹娜踏入潮剧这座艺术殿堂已经整整24年。

艺校开启艺术人生之路

黄丹娜,广东澄海上华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

1992年9月,她考进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汕头戏曲学校)的表演班,学制6年。她没有想到,自此就与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进学校的时候,黄丹娜在班里属于个子比较高的,而且声音天生比较宏厚,所以学校就把她的行旦定为小生。黄丹娜的性格天生有点“男人”,小生这个行旦让她感觉还不错。很快,黄丹娜和同学们就开始排戏,因为学校接到了香港、新加坡的演出邀请。当时班里的男生大多都已经变声,女孩子变声期并不明显,所以自然而然的,很多小生戏就都压在了黄丹娜的身上。

刚进学校就重任在肩,这让黄丹娜对潮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形成了依赖。

到了入学的第四个年头,将要退休的身段老师曾义藩向学校提出,让黄丹娜改行旦,理由是她的个子已经长不高了,如果继续学小生,可能会耽误了黄丹娜。可是学校当时刚刚接受了法国潮联会的演出邀请,知道短时间内培养不出合格的小生行旦,于是回绝了曾老师的建议。

也就是曾老师的这番建议,在很长一段时间,让青春年少的黄丹娜觉得特别委屈和不解。直到几年前,黄丹娜偶然有机会与曾老师独自谈话,才获悉当年被老师冷落的真相,曾老师说:“我知道以你的身高,以后在小生这个行旦是站不住脚的,我教你越多,你改行旦的过程就越难。”盘旋在黄丹娜心头多年的心结终于在那一刻打开了。

回忆起这段往事,黄丹娜笑着说:“正如老师所料,从艺校四年级起,我的个子就再没长高过。”

从“大步走”改为“小碎步”

如今的黄丹娜,在舞台上最擅长的是闺门旦,而她在艺校的6年时间里,却是主攻小生。一个柔美,一个刚猛。

改变,来自于黄丹娜的良师益友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1998年,毕业的时间到了。由于是学校的优秀生,学校将她推荐到广东潮剧院。然而,42公斤的体重,不到1.6米的个子,这样的小生,没有哪个剧团愿意接收。看着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剧团,黄丹娜心里非常着急。

这时候,学校外聘的张玉帆老师,看出了黄丹娜的心思,于是问她:“姑娘,听说潮剧院二团缺乏刀马旦,我教你刀马旦的基本功,再给你编几套可以先去应付考试的招式。但你从现在起到毕业,除了学校的课程,其它时间必须跟着我学习,你愿意吗?”

张玉帆是上海戏曲学院专功刀马旦的老师。这让黄丹娜喜出望外,激动得热泪盈眶,讲不出话,只是不停的点头。就这样,经过了张老师地狱式的训练,黄丹娜终于考进了广东潮剧院二团。

原以为进了剧团就能一心一意地演刀马旦,但是这个想法在现实面前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进团到现在,我只演过几出刀马旦的戏,如:八宝公主、穆桂英、铁扇公主、梅花公主等,剧团哪有那么多的刀马旦的戏啊?剧团给我安排了闺门旦的戏。对于我这个有点男人性格的人来说,闺门旦那种柔美的东西我哪学得来呀?”黄丹娜说。

从刀马旦“改行”闺门旦,对黄丹娜来说将是一个难上加难的挑战。

学了6年的小生,习惯了在舞台上“大步走”,虽然也有学刀马旦的过渡,但突然要改成闺门旦的小碎步,演绎出那份细腻和温柔,黄丹娜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她卯足劲每天反复练习,不断琢磨人物与动作形体变化的特点,遇到难题马上向前辈请教,甚至在家里也经常碎步走路练功。在演好刀马旦、闺门旦的同时,黄丹娜大胆打开思路,拓展戏路,尝试了彩旦、青衣等行旦。一方面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另一方面为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幸运总是青睐用心之人。

在黄丹娜“转型”之际,刚好团里有几位师姐请婚假、请产假,剧团女旦缺乏。于是,黄丹娜就与潮剧名家方展荣前辈一起主演了潮剧电视艺术片《掷娇媚》。随后双担纲主演了《陈三五娘》和《春香传》,饰演第一主角黄五娘和春香——这可都是潮剧的经典戏。

黄丹娜是一位典型的潮汕女性。结婚、生子,自然是绕不开的人生大事。

她讲述了生孩子之后的故事。

由于身材一直瘦不下来,最高峰竟达到78公斤。尽管还是一名青年演员,黄丹娜却提早演起了“母亲”的角色。当她生完孩子重新上班的时候,团里刚好要排练《苏六娘》。黄丹娜说,“如果是在生孩子之前,我肯定是演苏六娘的,可现在导演吴殿祥老师却让我出演苏六娘的母亲。”

这让她十分沮丧,甚至想过要改行。然而,这种念头一闪即过,因为“我舍不得这个舞台,舍不得这个我喜欢的行业。”

2012年,剧团为《梅花公主》选主角时,团长考虑让黄丹娜来出演,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原因是黄丹娜的身材不合适。

黄丹娜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决定化压力为动力:减肥。除了调节饮食,每天清晨5点,黄丹娜就开始跑步,一跑就是两个钟头,风雨无阻,即使是前一晚下乡演出或是排练到深夜,她也从没有偷懒。

这样坚持了四个多月,黄丹娜减去了30多斤,如愿获得了梅花公主这个角色。在首演中,凭借着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功力和舞台创新能力,黄丹娜赢得了观众及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不少观众给她发短信称“令人大吃一惊”。

在艺术旅程中,黄丹娜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变。2014年《古城风雷》参加广东省第十二届艺术节,她在该剧中扮演杨瑞琴,获得了表演奖。2015年,黄丹娜发行了个人专辑《暗香》。

转眼已是人到中年。回首一路走来,坎坎坷坷,虽然辛苦,但黄丹娜觉得乐在其中,“因为我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我爱这个舞台,更爱这份职业。”

回顾往昔,在24年的艺术生涯中,黄丹娜先后在30多个长短剧目中扮演不同人物形象,如《岳云》中饰岳云、《四告状》中饰黄桂英、《龙凤环》中饰白娇凤、《雷振天波府》中饰穆桂英、《春香传》中饰春香、《陈三五娘》中饰五娘、《苏六娘与桃花姐》中饰苏六娘等,多次获得奖项。此外,她还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学习导演理论知识,先后撰写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因高喜,不以矮悲》《偶对比得》等文章。

“我喜欢潮剧,热衷于传承潮汕文化。我渴望站在中台,我更钟情于观众的赞许和掌声。过去的岁月中过了一关又一隘,趟过一水又临溪。我知道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还会出现很多难关险阻,但我相信我一定能迎刃而上,化解难关,到达我向往的彼岸。”

说这番话时,黄丹娜自信、美丽。

编辑/韩静

猜你喜欢

潮剧小生艺术
姚璇秋:潮水不尽 潮声不息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统计的潮剧研究梳理与分析
京剧行当——小生
纸的艺术
当家“小生” 试驾北汽绅宝X35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