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加特色使高新民办教育走向辉煌

2016-09-10皎秋萍

中华儿女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验班高新区校区

“高新一中高中”、“初中”、“一小”、“一幼”为代表的高新民办教育在教育创新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形成了一系列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成果

西安高新区现有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共10所,教职工1000多人,学生2万多人。高新民办学校现已成为高新区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的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高新一中高中、初中校区、一小、一幼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校名园。

1994年,西安高新区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吸纳人才,入区创业,号召企业投资办学。于是,“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应运而生。一中皎秋萍校长、一小王桂珍校长、一幼方鸿霞园长,接受管委会领导的重托,从西北工业大学来到高新区,开始了退休后的“太阳从下午升起”的二次创业。

1995年9月,高新一中、一小、一幼按时开学,高新区听到的不再是建筑工地日夜轰鸣的机器声,有了歌声和读书声,随着生活气息渐浓,这里人气越来越旺!高新区现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园区,高新教育功不可没。

作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全国十五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点园,高新一幼秉承“把最美好的记忆留给孩子”的理念,以科学教育为特色,让幼儿玩中做,做中学。茶社里小服务员会热情的招呼客人,看她冲茶的招式多么的专业、小咖啡店的服务生彬彬有礼、小医生为病人看病有模有样、小建筑师们在忙忙碌碌的盖房子、美发师们在专心的给顾客做头发,厨师们在制作美味的葱油饼、鸡蛋饼、演说家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他们幸福的生活,快乐的成长在一幼。

作为陕西省首批示范学校,高新一小逐渐形成了“一基一翼一核心”的办学特色,即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兑现立德树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翼翅,实现教育现代化腾飞;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体现素质教育真谛。自2007年开始,高新一小开启了“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的创新实验,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作文革命,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了七八岁孩子“出书”不是梦的目标。在这一课题实验的带动下,目前,学校一年级学生40分钟平均打字544字,最多可达到1168字。一学年结束,每位学生均有习作汇编,平均两万字,最多达到14万字。到二年级结束时,部分学生萌生小说创作念头。据最新统计,实验年级60%的学生尝试小说创作;40.5%的学生已有两部小说诞生,最多的已创作7部,年龄最小的小说家只有7岁。高新一小还非常重视孩子的科技创新,曾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创新、艺术、体育写作等各类大赛特等奖、一等奖900人次,获国家特等奖、一等奖330人次,近几年151名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少教多学”“减负增效”,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分ABC作业和探究性作业,大大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受到家长的好评。2010年开设创新班和双语班,2015年开设钱学森实验班,从而更好的贯彻实施“分类推进、异步达标”的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毕业生中考成绩名列西安市前茅,特别是在2014、2015届中考中,各高分段学生人数,均居西安市之首。有4届中考西安市第一名都在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初中校区在新加坡公派留学生中有3人获得新加坡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高新一中高中部11名“状元”中,8名是初中校区培养出来的。初中校区特别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国际摩联、机器人大赛、电脑制作、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得国际金牌,受到竞赛委员会的好评。

作为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高新一中以21年的奋斗和实践,来尝试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基础教育问题。其校训“为时创新,人尽其才”,“为时创新”为这个时代而创新,抓住时代的机遇创新,它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集中体现。“人尽其才”,强调不泯灭个性,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寻找教育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将其潜力发挥出来。

近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教育新架构,所谓“一体”,就是以高中课程为主体,为培养高、精、尖人才夯实基础;所谓“两翼”,一是在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目标是拓展国际视野,二是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提升艺术素养,培养形象思维。

“钱学森实验班”提倡通识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进发展,开设“钱学森实验班”的意义就在于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和国际竞争人才。我校第一届钱学森实验班是由初中创新班直接招收上来的30名同学。初中三年他们只学习两年就到高中,在高中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周六都有讲座,每到寒暑假学校组织他们在国内外参加游学实践。他们和同龄孩子比学习时间少了许多,2015年30人参加高考,一人以721分的成绩名列陕西省理科第二名,陕西省理科前十名他们有3人,另外3人考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8人考入清华、北大,其他同学均被我国“2+7”和985名校录取。他们的特点是讨论多、实践多、研究多。我们一定要办好钱学森实验班,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学生社团特别活跃,先后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学生合唱团、古筝社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地应邀参加比赛荣获4项国际金奖。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荣获了9个国际金奖。还有数理化生及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在全国获7个金牌,32个银牌,体育、英语、作文等竞赛获全国一等奖270项。建校20年来,高新一中为国家培养了12000余名毕业生。2006—2013年连续八年有11名学生获得了陕西省高考文、理科状元,600余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每年重点大学上线率为95%以上。500余名学生从高新一中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使高新一中国际课程中心在西北地区排名第一。

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为学校设立国家总体安全、传统安全、政治与文化安全、经济与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科技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核安全和时代使命与担当等10门课程,请军事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高级专家专门为学生授课。

总之,“高新一中高中”、“初中”、“一小”、“一幼”为代表的高新民办教育在教育创新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形成了一系列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接受社会选择、参与教育质量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西安高新教育的史册中,每一个精彩的画面都折射着管委会历届领导亲切关怀的光芒。管委会秉持“管理即是服务”这一全新的理念,赋予学校、幼儿园高效灵活的机制,使校(园)长负责制得以真正落实,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放手让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德才兼备的教职工组成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有专业水平、高度负责的师资队伍,于是,高新教育这棵蕴含着强大生命力的幼苗迅速在高新区这块处女地上生根、成长、挂果。

如今,“高新一中高中”、“初中”、“一小”、“一幼”,这四个名字已响亮地成为品牌,实现了超常速发展。每一次小升初、每一次中考、每一次高考成绩出来时,每一次全国文艺体育竞赛,每一次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都在业界和社会上形成强烈的震憾。可以说,高新教育经过21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新区的一大亮点、一个品牌,对高新区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吸纳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入区,现高新民办学校(园)已发展到10所。

如果总结高新教育21年发展的经验,起点高、选人准、机制好当推首位。

如果问高新学校为什么个个好,教师素质高、爱学生、责任心强可说是标准答案。

如果进一步探寻高新教育成功的更多秘密,我的心得是:可靠的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将成为民办学校发展的基石。

我们总结高新民办教育特色发展之路的点滴经验,对我们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将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作者为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理事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名誉校长)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实验班高新区校区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