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帆制造“服务”

2016-09-10赵青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用车新能源汽车

赵青

编者按:2015年5月19日,我国第一个“制造强国”十年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颁布,提升制造业水平,成为中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

如何提升水平?向时代趋势看齐!

纵观国外制造业巨头,IBM从硬件制造者蜕变为硬件问题解决者,卡特彼勒从工程设备生产商转变为生产技术培训商……回顾国内制造业领先者,华为投入大量资金,搭建产品售后体系……制造业服务化成为转型“利器”。

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庆,探索“制造业服务化”途径,一方面,能够促进行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助推“制造强市”建设,实现“基地”功能。

本期“改革视点”栏目,刊登三篇文稿,介绍重庆制造业服务化探路者的独到经验,以供借鉴。

用服务延伸产业链下游

——制造企业要搞好产品周期服务:诊断故障、维护检修、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把产业链向服务延伸。

路径

转变“专注制造”的单线思维,走出生产制作基地,围绕产品功能,衍生服务业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通产业“全生态链”,实现服务拉动生产的经济效益。

2015年11月11日凌晨,渝北区新溉大道251号停车场。

盼达用车员工关掉车灯,走出驾驶室。最后一辆新能源汽车停放完毕。站在车门旁,沿着车顶望去,三辆同款汽车与它并排,正等待着第一位租客。

盼达用车是重庆力帆集团旗下公司,是该集团搭建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的开路先锋。

半年前,重庆力帆集团向盼达用车交付了首批新能源汽车,筹划在主城九区的商业中心、办公楼宇、居民小区,初步开设45个站点,以每小时19元,每天99元的价格,分时出租。

汽车制造企业变成了汽车租用商,有人好奇,是不是不务正业?

走出工厂

重庆力帆集团“剑走偏锋”蓄谋已久。

2015年元旦刚过。重庆力帆集团总裁办公室。

看了集团投资总监送来的《年度报告》,集团总裁尹明善表情有些焦躁。

过去一年,重庆力帆集团乘用车销售量仅17.4万辆,同比下滑8.6%,利润同比降低超过9%。

这不是尹明善所期待的结果,一场变革即将开始。

长年摸爬滚打的经历,让尹明善看到了新机会。

两年前,财政部颁布《2013年—2015年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可观,制造企业纷纷“下海”。

弄潮儿很多,但并不意味着谁都能分到这杯羹。尹明善想法十分明确,“用服务带动生产,走产业持续发展之路”。

2016年6月8日,“力帆之夜”品牌盛典举行。盛典上,重庆力帆集团推出“泛蓝生活计划”——提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专车租赁、企事业机构团体长租等形式的汽车租赁服务,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和出行方式。

“电车先租后卖。”尹明善演说时称,“要疏通力帆产业链的各环节。”

贴近用户

宣布“泛蓝生活计划”时,尹明善的智囊团多了一张陌生面孔——陈卫。

陈卫是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2015年5月26日,重庆力帆集团收购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陈卫出任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

陈卫上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开发汽车租赁平台的支持系统。

汽车租赁不是新鲜事。以前,租一辆汽车至少得花费半个时日。拨打租赁公司电话,了解车型、车况,确定是否为己所需;填写《汽车租赁登记表》,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签订租赁合同;与业务員一起验车,领取车钥匙。

一单汽车租赁交易完成,让人身心俱疲。重庆力帆集团不想搭建这样的租赁服务平台。

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市场。陈卫说:“力帆的思维逻辑里,最关心什么是消费者想要的。既然要做服务,就得走心,黏住他们。”

“互联网+车联网+租赁服务”,成为研发团队工作的风向标。他们想要借此来减少交易时间。

2015年9月初,租赁业务启动前,陈卫把租赁用车APP交付给了盼达用车。

这款APP可以实现远程订车、就近取车、手机解锁、站点还车、移动支付等功能,从租车到用车,全程用时不超过10分钟。

消除担忧

尹明善明白服务与技术的关联性。聘用陈卫的另一层用意,是希望他能够带领研发团队,解除消费者的担忧。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不便,让消费者没有勇气“裸爱”新能源汽车以及它的租赁服务。

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充电桩充电模式。每个地区的充电桩数量,每个电桩储存容量都十分有限。

国家能源局报告曾显示,投资20000亿元,建立480万个充电桩,只能解决500万台新能源汽车用电问题。而电费+服务费+充电费,每Ekg(新能源汽车供能计量单位)的成本不低于6元,也远远高于燃料汽车的价格。

重庆力帆集团在启动“泛蓝生活计划”的同时,“深蓝能源计划”开启,它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模式改革。

随着计划的逐步推进,陈卫的研发团队取得了三个革新成果——利用电能储能技术,将废弃、多余电能转移至消费者就近充电桩,解决单电桩电能不足问题;

创新电能供给技术,实现三分钟更换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供能模式,换电与加油一样便捷;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延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周期至十年以上,降低电能消费成本。

“这些技术突破,让租客不用担心,租赁的汽车跑到一半没地方充电。一通电话,随时给能。”陈卫说,“以后,租客购买力帆的新能源汽车的几率也会增大。”

持续升级

2015年11月11日,早上7点15分,渝北区新溉大道251号停车场内。

第一位租客拿到钥匙,打开车灯,启动汽车,租赁平台迎来“开门红”。

半年时间,盼达用车重庆租赁站点增加15个,新能源汽车租赁车辆投放增长20余倍,市民越来越青睐分时租赁。

2016年3月16日,盼达用车正式进入公务车租赁市场,向意大利驻渝总领馆交付首台国产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有200辆新能源汽车投放,专门租赁给在渝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热度持续不减,市场正在延伸。

2016年4月22日,盼达用车第一次走出重庆,在河南搭建“电客栈”。电客栈夜间集中对电池进行充电,白天为盼达用车运营的新能源车换电,赢得了市外租赁市场良好口碑。

2016年6月4日,盼达用车在杭州市智慧产业园、浙商财富中心、杭钢冶金大厦、西溪天堂商业街、越秀星汇悦城等地设立站点,开通分时租赁服务,备受当地关注。

“用服务带动生产,走产业持续之路。”尹明善不是随口一说。

早在一年前,重庆力帆集团就与重庆两江新区、小康工业集团达成意向,成立新能源汽车(重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规划,至2020年,继河南、杭州之后,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提供分时租赁服务,实现30万辆新能源汽车租赁规模。届时,将达到重庆力帆集团年度汽车生产总量的60%。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是服务,更是生产。

猜你喜欢

用车新能源汽车
2019年全国两会用车“全面体检”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寻衅滋事大众T6对决奔驰V级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天天用车翟光龙:王兴教我的那些事
51用车李华兵:雷军和姚劲波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