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化融合”夯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6-09-10王婷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双湖党总支网格化

王婷

“据渝北区气象台预报,我区大部镇街将出现暴雨,局部镇街有大暴雨……”

2016年6月18日,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

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晓琴在社区工作QQ群里发了一条“暴雨黄色预警”信息。

接着,她又开始给大家安排任务。

“大家要及时巡查,通知到位。”

“邹国丽,C栋陈小科家你最好打电话提醒一下哟。”

…………

从社区到网格,从网格到群众,消息很快便传开了。

近年来,双湖路社区党总支积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出一条“网格化+网络化+社会化”的“三化融合”之路。

网格化精细服务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社区党总支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实行“组织建在网格、党员划入网格、服务进驻网格”的网格管理。

2014年5月的一天,敖奇淑像往常一样在小区溜达。

走到小区外一家面馆时,她突然闻到一股臭味,原来是下水道堵塞了。

敖奇淑立即向第4网格网格长王灿反映情况,得知情况,王灿又立刻通知街道城管科来现场勘察。

两天时间,下水道疏通完毕。

双湖路社区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居民近5000户,居民如果有事,都要去社区反映。

“这样的管理很粗放,办事效率也不高。”蔡晓琴说。

面对社区服务管理群众难度大的实际,双湖路社区开始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一个党小组,党小组长担任网格长,辖区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同时,社区“两委”成员全部下沉到网格服务“第一线”。于是,一支近1000人的专兼职网格服务队伍成立了。

因为热心邻里,敖奇淑被聘为社区第4网格的专职网格员。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之初,一些居民质疑,小小“网格”,能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我刚开始担任专职网格管理员时,的确有不少人不以为然。”敖奇淑说。

尽管如此,敖奇淑依然每天早、中、晚坚持在所在的网格进行“三个一小时”巡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问一问、记一记”。

就这样,“敖奇淑们”在社区织就了一张全覆盖、精细化服务网。

小区化粪池安全隐患,就是这样被敖奇淑发现并帮助解决的。

尝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甜头,渐渐地,居民们再看到公共设施损坏、邻居间闹矛盾等问题时,都要告诉网格员。

敖奇淑和兼职网格管理员总是“上门服务”,第一时间到现场。

以前,社区居民有事都不知道找谁帮忙处理。

现在,大家都有了共识:有问题,就找网格员。

网络化高效服务

——互联网高速发展,社区党总支积极转变工作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高速路”。

唐仁超是双湖路社区居民。

不久前,唐仁超向群工系统反映:双湖小学旁的院子里停着几辆僵尸车,长期无人过问。

令唐仁超意想不到的是,三天后,市政部门向他反馈,区里已建成专门的“僵尸车”停车场,所有的“僵尸车”将被拖离。

“没想到问题反映上去,这么快就处理好了!”唐仁超颇为意外。

有相同感受的不止唐仁超一人。

2015年12月的一天,双湖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下班后,梁影不急不忙地到社区,领取托社区办理的生育证明。

换作以前,梁影想要到社区办事,必须向单位请假。

“因为我们下班的时候,社区也下班了。”梁影说。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不少上班族。

令梁影意想不到的是,社区为了方便上班族办事,开始实行错时办公制。

改变,得益于社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原来,面对网络社会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3年,双湖路社区开始试点推广群工系统,很多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向社区反映问题,方便快捷。

同时,依托群工系统,双湖路社区在渝北区率先研发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升级社区网格服务,开启服务群众新模式。信息化管理平台里,社区12个网格分布一目了然,点击任一网格都能查询该网格内所有居民的基本信息,还能查看医院、公交车站、银行等公共设施的位置,俨然一个小型数据库。

通过搜集到的信息,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诉求,“对症下药”解决好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网格化服务变得更加精准、精细。

错时办公制,就是大数据分析研判的结果之一。

2015年,很多上班族通过群工系统等途径,向社区反映办事不方便。

于是,社区开始试行错时办公制。

群众的很多问题,都因此得到高效解决。

社会化多元服务

——针对社区人手少、群众需求多的实际,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思路,整合多方力量,聚合社会服务资源,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王婆婆和老伴住在双湖路社区木鱼石花园小区。

一直以来,王婆婆平日里给人的印象都比较温柔随和。

2015年8月,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去世了,王婆婆十分伤心。那段时间,王婆婆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性情也有了很大变化,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和邻居发生纠纷。

为此,社区党员干部经常去王婆婆家里看望她,和她沟通。

但是,社区人手少、群众需求多,工作人员常常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王婆婆交流。

同时,因为社区干部并非专业人士,也无法对王婆婆进行深度的心理辅导。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双湖路社区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做法,采取“社工+志愿者(义工)”的“双工联动”模式。

于是,双湖路社区以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采取“个案+小组+社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方小梅就是专业社工之一。

得知王婆婆的事情,方小梅尝试为王婆婆解开心结。

与王婆婆谈心、聊天,方小梅成了王婆婆家的常客。慢慢地,她又邀请一些街坊邻居共同前往。久而久之,王婆婆家里越来越热闹,笑声越来越多。

今年,王婆婆走出家门,还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同时,针对双职工家庭较多的情况,社区开办了“四点半课堂”。每个工作日,都有专业社工为近100名双职工家庭的小孩提供免费托管教育。针对社区老年人居多的情况,社区又牵头组建老年手工小组、邻里互助小组、电脑培训小组等社工小组。

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都在社区得到满足。

憑借创新的“三化融合”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行的显著效果,双湖路社区党总支荣获今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双湖党总支网格化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西双湖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