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硬骨头”的创新“啃”法

2016-09-10韦达韬

当代党员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孙政才硬骨头边际

韦达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80年算起,超过6亿人摆脱贫困。

扶贫开发也是直辖之初中央给重庆交办的“四件大事”之一,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6月3日— 6日,市委书记孙政才第三次进入武陵山区,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孙政才强调。

“啃”下这个“硬骨头”无疑很难,难在何处?

这个难,难就难在任务重、时间紧,必须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现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难在好扶的已经脱贫,余下的减贫幅度和效益递减;

难在贫困问题与发展问题、生态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相互交织,需要通盘谋划、统筹解决。

更难的是致贫原因更加复杂、贫困问题千差万别,过去“一招管用”“一举多得”的办法已难以奏效,扶贫的边际递减效应正在凸显。

什么是边际递减效应?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比较生动地理解了。

比如说在你饿了的时候,给你拿了一盘包子,你在吃的时候,第一个,乃至第五个非常香。

但可能第七个、第八个……你就不一定有先前的感觉了。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递减效应: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漸减少。

有数据表明,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减贫幅度从26.1%下降到14.9%。

国家对扶贫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力度一直在加大,为何如此?

首先当然不可忽略物化、劳动力价格等投入要素成本上涨。

以巫山县为例,2005年修建一个蓄水量在100立方米左右的水池,投入成本需要1.2万元左右,目前投入成本则已涨到五六万元。

而扶贫成本的上升,显然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更新扶贫思维、方法和措施。

当年,为了解决宇航员在太空失重情况下的书写问题,美国投入了上亿元,最后研发出了特殊的圆珠笔。

而苏联却几乎在零投入的情况下,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让宇航员带支铅笔上天。

面对同样一块“硬骨头”,美国和苏联的方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

当前,重庆的扶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显然已不能用当年“吃肉”的方法来“啃硬骨头”。

进入这一阶段,需要创新思维,找到新“啃”法和新增长曲线,进而“啃”下“硬骨头”,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孙政才硬骨头边际
随身新配饰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啃下医改硬骨头
精准啃下扶贫“硬骨头”
《硬骨头》骨头再硬也要啃完
基于方差分析的回归元边际贡献的实证研究
改革全覆盖敢啃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