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CK TO BASICS 技术橱窗

2016-09-10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6年3期
关键词:测光补偿数值

BACK TO BASICS 技术橱窗

科技一点不枯燥

翻译: 李天一 编辑: 钟硕嘉 美编: 周蕾

本月话题: 测光系统

相机如何感知场景中的光线?它又是如何确定曝光的数值呢?我们将为你一一解答。

测光模式

目前数码单反和无反相机主要采用三种测光方式:全局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

全局测光模式是大多数相机的默认测光方式,但是不同厂家的命名稍有区别,比如佳能称之为“评价测光”,而在尼康机身上则是“矩阵测光”。抛开名字,其中实际测光原理都是相同的:相机会读取整个场景的曝光数值,然后通过对比各个区域的亮度得到一个平均数值。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一种更“智能”的测光模式:相机还是读取整个场景的光线,但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对焦区域的曝光数值——或者更多参考拍摄对象的测光结果——在有些相机上,前景的颜色也会影响测光结果。

而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与上面的全局测光不同,两者都是只对用户选定的区域进行考虑,区别在于前者覆盖的区域比后者大。

全局测光_

对于大多数日常场景,全局测光或者评价测光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正确的测光结果。不过在一些较极端的光线条件下,这种模式就会失效。虽说一些更“智能”的测光系统会尽力避免在大光比情况下出现测光不准确的现象,但最终结果还是会有所偏差。

中央重点测光_

和全局测光类似,在这种测光模式下,相机同样会对整个场景进行测光,但是测光系统在给出最终结果时会更多考虑画面中央的情况(画面中心70%-80%区域)。这种测光模式特别适合将明确的主体摆在画面中央,而且主体亮度和背景差别也很大的时候。

点测光_

从名字中不难看出,这种测光模式是对某一个点状区域进行测光——通常这个区域占画面的1.5%-4%——相机会对选定的对焦点所在区域(尼康)或画面中央对焦点(佳能)进行测光。在使用这个测光模式的时候你需要对场景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将照射到传感器上的光线转化为光电信号之后再进行处理。但是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传感器需要接收多少光线呢?这就需要由测光系统来决定了。测光系统会对整个场景反射的光线进行测量,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依此确定光圈、快门和ISO的数值,保证曝光符合拍摄者的设置。

在使用半自动模式拍摄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变测光模式。你可以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或者点测光模式对某个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测光;或是使用全局测光测得整个场景的平均值;亦或者你通过调整曝光补偿让测光结果更暗/亮。

不过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调整曝光补偿调整测光结果的亮度?尽管现在的相机已经高度自动化了,但是机器并不能完全理解人们的拍摄意图(相机并不知道你在拍什么)。为了保证大部分结果的准确性,测光系统使用的是以18%中性灰(或称之为中间调)作为测光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拍摄的物体会将照在其表面的光反射出去18%的话,相机就认为此时获得了完美且均衡的曝光。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有这样的表面。有些物体反射的光线多于18%,有些则没那么多。如果此时将相机对准这些物体,测光系统100%会出差错。有些地方(阴影)应该比中间调的影像暗,但是相机仍会极力把它提亮到18%灰,这样一来,画面中本来就很亮的部分会变得更亮,也会有过曝的风险。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自动模式拍出来的雪地是非常灰暗的,而拍摄黑色的猫咪时,画面则显得灰白,猫的毛色看起来更像是灰色的。

上图_ 在充足的光线下拍摄亮色物体会给测光系统带来不小的挑战,通常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比实际更暗,使用曝光补偿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相机很‘傻’,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灵活改变测光模式。”

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你不仅可以根据照片过/欠曝的情况进行调整,甚至还可以故意使用“错误”的曝光来达到一定的特殊效果。

在使用全手动模式拍摄时,测光系统依然在工作。此时,取景器中的曝光指示条就可以作为拍摄时的参考。如果指示条没有产生偏移,说明此时用户设定的曝光数值与测光系统所得的数值相吻合。如果指示条向“+”方向偏移,说明此时用户设定的曝光参数比建议值高,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偏亮;如果指示条偏向“-”方向则相反。

好好利用这项功能可以为你的拍摄带来很大便利:选择点测光模式,对准画面中间调测光,并根据指示条的偏移情况调整光圈、快门和ISO的值。正确地设置曝光参数是一张好照片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M挡下测光系统依然在工作。取景器中的曝光指示条可以作为拍摄时的参考。”

读取测光数据

使用测光功能可以测量不同场景和物体的亮度

拍摄前“读取测光数据”是有经验的摄影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拍摄手法。基本上就是在拍摄之前先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的某个区域,然后半摁快门激活测光组件,此时相机就会给出一组曝光数值(光圈、快门、ISO的组合),然后再根据这个数值来设置接下来的曝光参数。这种方法都为了针对画面某个区域进行测光,所以一般都会设定为具有区域选择性质的点测光模式或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你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单独为拍摄对象或者拍摄对象的某个部分测光,参数设定好后,哪怕重新构图的时候曝光参数也不会改变。不过前提是你需要对照片的明暗关系有比较正确的判断 :如果选取了过暗/亮的测光对象,整张照片都会过曝/欠曝,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1 对阴影区域测光_

如果你对准画面中的阴影进行点测光,比如图片中木门,然后锁定曝光。这样的做法基本上是在和相机说:“请以这扇门的曝光数值为准。”测光系统就会将这扇门的曝光结果提亮到18%灰,照片中所有比这扇门亮的区域都会变得更亮。

2 对中间调区域测光_

想对中间影调区域测光,首先是先找出画面中的区域,在这张照片中前景灰色的石板路与18%基本接近,所以将它作为测光对象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张照片天空光线过于强烈,以中间影调区域作为曝光基准无法保留天空中的全部细节。

3 对高光区域测光_

使用点测光模式并对准天空高光部分进行测光,然后再锁定曝光,这是在给相机制定新的曝光基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所有比天空亮度低的部分都会呈现得比实际看起来更暗(照片的大部分)。在这张照片中,这样做就会产生上图效果:有氛围,但缺乏细节。

掌控曝光

使用曝光补偿自行控制曝光效果

从上面内容中不难看出,测光系统在很多时候表现并不完美。有时导致相片太暗(欠曝),有时又太亮(过曝)。遇到这种情况时,拍摄者就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曝光补偿功能了。数码相机的即时回放功能以及拥有电子取景器中的曝光模拟功能都能让拍摄者看到调整曝光补偿带来的不同效果。如果想让照片比前一张更亮,可以将曝光补偿指示条向“+”方向调整;如果想让照片更暗,则往反方向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拍摄结束后记得将曝光补偿设置归零。

大面积的天空

这张照片有些欠曝,因为测光系统受到了大面积的天空的干扰。

提高曝光

在增加了一定的曝光补偿值后,现在这张照片更加符合真实的场景了。

怎么调

如何调整曝光补偿

摁住相机上带“+/-”号的按钮并转动指令转盘。这样就可以调整曝光补偿了。此时摄影者可以在取景器或LCD屏/肩屏上查看指示条。在菜单中也可以调整这项功能。

NEXT MONTH

下期内容

教你快速上手各种对焦模式

猜你喜欢

测光补偿数值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解读补偿心理
不同种手机测光类软件在林业中的试用探析
基于Fluent的GTAW数值模拟
相机探秘测光指南
基于MATLAB在流体力学中的数值分析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