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势在必行

2016-09-10李奇

时代金融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去产能并购重组

李奇

【摘要】阐述了我国钢铁行业现状,简单介绍了宝钢武钢近几年并购重组的基本情况,分析宝钢武钢并购重组必要性及可行性,最后对二者的并购重组提出建议。

【关键词】并购重组 去产能 行业集中度 规模经济 核心竞争力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并购重组确立其钢铁强国的地位。21世纪,世界钢铁结构进一步改革深化,规模较大的跨国钢铁行业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到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浦项、美钢联的钢产量都超过3000万吨,其主要钢铁企业钢产量的占比都达到了60%以上,浦项集团等两家公司的钢产量占全韩国的82%。据统计,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世界粗钢产量的比重为38%,13年来都保持世界第一产钢量。但2000年数据显示,我国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50%,而且产业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能严重过剩。宝钢和武钢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两者的强强联合将改善我国产业集中度低下、产能过剩的现状。我国要想成为钢铁强国,钢企要想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购重组是必由之路。

一、宝钢、武钢近几年并购重组的基本情况

2007年,宝钢并购八一钢厂和邯钢新区,2008年并购广东钢铁集团,投资建设湛江基地,2009年重组宁波钢铁,经过这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宝钢成就了其华东地区钢铁霸主地位。

武钢继2005年重组鄂钢、2007年重组昆钢后,在2008年重组柳钢,成立广西钢铁集团,并2008年获批接手2000亿广西防城港项目。武钢在华中地区也是独霸一方。

二、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必要性

(一)钢铁行业发展壮大的需求

并购重组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去产能、提高集中度的方法。宝钢、武钢现在都是产能过剩,但国内钢需求又没有与之匹配,产品质量又抑制着我国钢铁出口,这就造成国内钢铁的严重供过于求。国内大小企业的无序竞争造成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企业亏损严重。钢铁行业是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行业,产业规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宝钢、武钢的并购重组,将会形成国内最大规模钢企,淘汰旧设备,旧技术,集中精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还能起到钢铁行业带头作用。

(二)我国钢铁产业政策调控的需求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钢铁企业发展政策》,这些年,国家都试图实现大型钢铁国企的并购重组,宝钢、武钢合并也是国家想要积极推进的,《钢铁企业发展政策》指出要提高钢铁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效益差,规模小的钢企,推动大型钢企并购重组,提高集中度,增强我国钢铁国际竞争力。2016年两会也讨论了关于钢铁企业去产能的问题。宝钢武钢将是钢铁产业调整发展政策的重点调控对象。

(三)外资涌入的威胁

2005年以来,国外大型跨国钢铁集团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米塔尔一直都在与我国多个钢铁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协商,并成功收购了华菱管线约37%的股权,成为据华菱管线第二大股东。安赛乐也试图溢价购买山东省钢企的股权,但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虽然国家一直都在限制外商投资国内钢企,但安赛乐米塔尔,浦项等国外钢企仍在我国钢铁市场深耕多年,试图以各种方式进驻我国钢铁行业,奥地利的奥钢联也表示要在中国建立特殊钢厂。这些外资进驻严重威胁着国内钢铁的做大做强,政府和企业也都已经有并购重组对抗外资的意识。宝钢武钢作为国内龙头企业,也必须要肩负起这一责任。

三、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

就国家层面来看,十几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钢铁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钢企规模,减少过剩产能,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我国钢铁竞争力。2005年颁布的《钢铁企业发展政策》指出钢铁企业应通过并购重组来调整产业结构。2006、2007年有先后颁布了去产能,淘汰落后技术的“产能等量置换政策”,也就是加快企业整合。由于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和《关于一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国内钢企整合这一要义。国家政策导向一直都在致力于钢企整合去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些都为宝钢武钢之合并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优化产业结构

就行业层面来看,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产品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状态。国内无序竞争造成企业亏损严重,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宝钢武钢如果实现并购重组,二者将会有机会实现技术、管理的共享,将有利于整个行业资源重新配置,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可使资源存量流入经营效益高且好的企业,二者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拳头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效益差企业退出,节约国内资源和减小环境污染。

(三)规模经济的实现

就企业层面来看,宝钢地处长江三角洲,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武钢地处内陆,位于湖北省,据勘探,湖北大冶有钢铁所必须的原材料铁矿石。两家钢企都在长江流域,二者的运输可通过长江流域船舶运输,生产成本能大大降低,上海的港口也将有利于二者拳头产品的出口发展。宝钢武钢可以共享资源,先进的产品技术,管理心得。这些都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而且也可达到政府想要去产能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愿望。

四、对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建议

(一)协调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宝钢和武钢虽然都是国企,直属国家管辖,但他们都是各地的“地标”和“名片”。对并购重组,地方政府的顾虑会较多一些。宝钢之所以成功并购重组八一钢厂是因为宝钢和新疆地方政府就税收问题达成一致。宝钢武钢要想成功合并,要协调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项利益,二者的并购重组才能真正的实现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二)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并购后,企业应该大力解决企业文化差异、产品差异以及人员安置问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并购后的运行成本。宝钢武钢若能成功合并成为我国钢铁企业龙头老大,应淘汰旧技术,旧设备,集中精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还可以入资国外铁矿石企业,保证铁矿石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带领我国钢铁行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晖,薛俊.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思考[J].并购重组.2010(2):28-31.

[2]张立红.钢铁企业竞争力与并购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郎莹,王东杰.国内钢铁行业横向并购的形式与动因分析[J].经济纵横.2009(2):78-80.

[4]张述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研究[D].山东大学.2008.

[5]陶瑞,佘元冠经济转型期中国钢铁企业的并购动因[J].经济纵横.2012(2):48-51.

[6]李小敏.中国钢铁行业产业组织分析[D].济南大学.2011.

[7]陶魄.中国钢铁业并购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去产能并购重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投资策略思考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