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疏导存在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2016-09-07杨芝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心理疏导存在问题

杨芝

【摘 要】 心理疏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应针对心理疏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网络平台,优化心理疏导方法,提升心理疏导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存在问题;解决路径

疏导,顾名思义,即“疏通”与“引导”。狭义的心理疏导多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广义的心理疏导则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指教育者遵循人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采取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疏通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引导人们行为,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心理疏导主要体现在观念、思想方法上的“疏通”和“引导”。

一、心理疏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不能采取强力压制的方法,应时刻注意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过程。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可以采用心理疏导方法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加以疏通和引导,从教育对象的行为间接掌握其思想动机并寻找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教育对象的需要、动机,以便针对性的找出解决措施,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使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2、有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西方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我国,令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淡漠,难以形成群体价值观念,个人主义意识随之产生。他们不愿向身边的朋友亲人吐露内心的思想情感,未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针对这些大学生思想特点对其正确的疏通和引导,鼓励和帮助他们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使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

3、有利于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得西方文化进入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地位被动摇。面对多样性的文化,一些大学生因为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型,因此很难依靠自身辨别不良信息,其价值观、道德观发生很大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心态。因此,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良好的心态,运用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增强他们在网络平台辨别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一些大学生存在的不接受心理应当重视,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疏导内容过于单一化

尽管很多高校都设立心理疏导的相关机构,但是疏导内容过于单一,仅限于对学生心理、情感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并未通过此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产生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不理解、难接受等问题,以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意识引导。另外,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对心理疏导片面的看法,很多人会把心理疏导和精神疾病相提并论。因此,一些大学生即使存在心理障碍也闭口不言,不愿意教育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更不会进行心理咨询。

2、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顺畅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老师更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解决。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導,一些学生也由于自己性格或者其他因素,不愿意打开心扉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沟通,而是封闭自己,这样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在注重智育的同时紧抓德育,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起作用。

3、心理疏导方法缺乏时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加多样化与复杂化,但是高校的很多心理辅导中心还是沿用以前传统的模式,而且心理辅导老师多为心理学专业老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了解,导致心理疏导方法未能获得实效,不能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培养起到作用。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复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愈加重要使高校这些传统的模式与方法已与时代脱轨。

三、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

1、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

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的专业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是一种育人、育心的全方位综合教育,必须配备专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因此,高校在建立专门的校园心理疏导部门基础上,加大人员专业层次和聘用力度,并且聘请国内外心理疏导专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并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服务活动。其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新思路。

2、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网络平台

一是利用高校心理疏导网络体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新媒体的出现使学生更易在网上获取信息,但又容易沉迷于虚拟网络,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抵触,造成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应建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主题的网站或者网页,并且以灵活度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大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接受,从而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导向。其次,开展网上心理疏导服务。教育者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网络平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方式帮助大学生有效改善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

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方法

面对当前心理疏导方法陈旧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来取得成效。第一,采用激励疏导法最大限度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常见的激励疏导法有以下几种:奖励激励;强化激励;目标激励。第二,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一旦出现问题立刻发动其身边亲密的同学共同为教育对象排忧解难。第三,做到学校心理疏导与家庭心理疏导相结合。与其他疏导途径相比,家庭心理疏导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反之,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和发展。心理疏导作为具有实用性的方法被学界所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一方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曼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及其实现[D].2014(4).

[2] 张欣然.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5(5).

[3] 郭屹.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4).

[4] 安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5).

[5] 孔燕.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机制建设[J].创新教育,2014.

[6] 王方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问题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0-041.

【作者简介】

杨 芝(1993-)女,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心理疏导存在问题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