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16-09-07郭真瑞张雷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

郭真瑞?张雷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我认知的历史依据,也是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精神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新元素。提升对策主要是从管理体系上建立“非遗”的“教育智库”和“信息智库”;打造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现代技术平台;创新“非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传播手段,改进方式方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意义;对策

根据《2015-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亟待新的文化元素形成“新生态”从而抵御外力侵蚀,由此,一个新的文化维度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渐渐走进公众视野;如何发挥其与当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效应的载体价值,进而怎样对当代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共识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存现状与价值定位

遗产保护起源于欧洲。始于1790年法国。与国外相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尚处于发展期。以西安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近千人次“非遗”传承人走进了20多所高校,开展了40多场活动,受众总计达10万多人次。然而5年来10万学子中没有一人主动提出学艺……另据西安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从近几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在认识上比以前提高了。但是,重申报轻挖掘的情况愈演愈烈,一些申报者奔着经济利益而来;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某种意义上无法真正靠近,因为“非遗”短时内很难跟他们的生活、学业产生关联……[1]

现状显示,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组成部分的活态的、民间的“非遗”在当下学界的讨论盛宴中较少被涉及,这源于研究者多将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为圣贤语录、经典文献和精英表述,而忽视了“非遗”的载人育人“活化石”价值——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敬业、友善”等信条在“非遗”中均可以触摸甚至感受到直观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理念。而对于“非遗”的价值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科学诠释:“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思想维度“边缘化”因素分析

1、当前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非主流思潮冲击

时下一度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主流价值观百般挑剔、丑化,再借助当下自媒体手段应用,复制以大量碎片化信息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表现在文化上则体现出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其中虚无主义的文化主要否认人生和世界意义等;技术主义的文化则是借助于传媒技术,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虚拟化——即人被技术所制造的虚拟世界控制了;而享乐主义的文化则成了消费最直接的产品形态,甚至有的超出一般的享乐主义范畴,一度成为某些腐化、低俗甚至假丑恶意念的培植“温床”……

一个民族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不能没有敬畏和信仰,正如历史学家钱穆所指出的“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3]当前对“非遗”的思想维度认识,体现了事实上的文化基因和归属意识,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非遗”都是唯一性,完全可以印载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应附载于更多的思想底蕴和内涵,特别是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有机切合,发挥出特殊的育人、载人效果,形成新的“思想生态”功能。

2、大学生受众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的思维局限

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和主创体,责任艰巨。以西安为例,西安市“非遗”博物馆内,有40000多件“非遗”和民间工艺实物,600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艺术档案。目前西安有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何能在青年一代手中把这些文化遗产完好地保存下去,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意识理念中显得尤为迫切。当前“非遗”进入高校的方式虽也呈现出多元化,如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举办“非遗”专题展览等,但由于缺乏创新思维,过多的传统手段使学生直觉的认为“非遗”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形式,对如何传承和感知其思想维度则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应该以“动态继承”的理念对“非遗”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和提炼“非遗”的思想内涵价值,更好的发挥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理念的作用。[4]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主流价值观的当下耦合效应不足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或联动效应,心理学解释为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在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中,相当数量的“非遗”被包装上市,其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被摆在主位,“文化灵魂”价值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5]“非遗”的时代价值究其实质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点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如何有效搭建双方的耦合介质,构建完善的思维创新体系,更好发挥“非遗”对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育人載体功能显得迫在眉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教育新体系的对策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当前要真正发挥出“非遗”的思想育人价值,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1、从管理体系上建立“非遗”的“教育智库”和“信息智库”

探索架构以政府、高校、文化研究管理部门、相关社会机构(团体)等为依托的“非遗”文化产业联盟,从管理体系上建立起“非遗”的“教育智库”和“信息智库”。所谓“教育智库”就是把代表性的“非遗”继承者或传承人和相应的研究者以及高校的有关师资,再辅之以政府或文物管理机构相关人员共同整合出的人力团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教育拓展功能提供有效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最大限度挖掘“非遗”耦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元素;所谓“信息智库”就是根据大学生思想教育载体需要,对各类“非遗”资源进行归类再整合,佐之以相应学科支撑,梳理出不同的信息单元,通过两个“智库”建构,可以从体系上和程序上有效解读“非遗”的历史资源和现实价值。

2、借助网络时代高科技元素,打造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现代技术平台

2016年的央视春晚,华阴老腔辅之以现代摇滚,给人以震撼性的视听觉盛宴。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技术资源,把“非遗”引进校园,与大學生“零对接”,建构起现代技术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文化智力优势持续挖掘阐发“非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意,可以起到“双赢效果”,例如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西安鼓乐,具有“渲染仙境的美妙欢畅、感悟人生的幻化意境、喜庆吉祥的祈愿礼赞”等感化效应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宣传推广,增[7]强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温度、接地气、贴民众地弘扬和践行。

3、创新“非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传播手段,改进方式方法

在互补互通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植入“非遗”,例如,西安的“非遗”代表锣鼓、剪纸、皮影、龙灯等可以直观对接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诚信、爱国敬业、孝老爱幼等内涵意蕴,达到了受众体(特别是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效果,从而以间接、婉转、意境的方式对“硬道理”实现了“软传播”,[8]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易于渗透给受众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价值传播效应。

【参考文献】

[l] 西安非遗传承情况调查:别推远非遗与时代的距离.[EB/OL]新浪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946160162267537?from=singleweibo&mod=recomma,2016-02-24.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3]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4] 冯薇,王大本.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以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5(1)98-99.

[5]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29.

[6] 赵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EB/OL].2015-07-24.中国文艺网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507/t20150724_301544.htm.

[7] 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典[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8.

[8] 谢中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核心价值观传播[J].四川戏剧,2015(9)60.

【作者简介】

郭真瑞(1989-)女,四川广元人,硕士,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 雷(1970-)男,湖南宁远人,硕士,西安航空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