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初探

2016-09-07张剑蒋飞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举措互联网+

张剑?蒋飞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应举措。要注重主体作用,培养互联网思维;加强客体引导,树立新常态理念;融合信息资源,实施精准帮服;营造环境氛围,制定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举措

“互联网+”时代,最早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与其它传统的行业相互融合而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业态。众所周知的淘宝,它就是互联网与传统意义上集市的融合产物。“互联网+”的到来不仅颠覆传统行业,而且也在悄然中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面对互联网信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交融的大背景,大学生如何更好的进行就业创业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

1、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人数过多、岗位供给有限,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就业倾向的大学生,在读期间早早就利用寒暑假进行岗位实习,甚至借助周末进行兼职锻炼;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尝试着在校园内进行具有商业雏形的创业活动,亦或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寻找项目的孵化伙伴。据人社部公布大学生创业人数来看,近年来增长幅度不断提升,2013年为25.9万人,2014年为47.8万人,2015年为95.5万人,数据说明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2、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日益丰富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就业创业者,已经充分将互联网的优势与传统的行业相结合,熟知网络各类运营平台所带来的商业市场。部分大学生已经在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交易平台上进行创业活动,诸如淘宝、京东等网店的出现;还有的大学生盯准了本地团购平台,结合自己实践能力和专业优势,承接餐饮、设计、服务等订单;还有一些众筹平台,大学生通过创意商品设计,寻求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达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创业局面。

3、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力度加大

大学生就业创业群体要时刻关注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了解大学生创业园、政府孵化基地等就业创业资源,利用这些政策和资源,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就业能力。诸如,高校从2010年开始就为毕业年度内在校期间创业的大学生核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这些大学生可持此证向创业地相关部门申请《就业创业证》,同时享受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欠缺经验指导,摸索前行困难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往往侧重于用户体验和服务两大功能,但是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做指导和借鉴,在互联网的运营和管理上也没可供学习的模式,大学生就业创业会频频出现各类问题。一些特色的创业项目和就业设想会半路终结,不了了之。在未知前行的道路上,需要大学生借助互联网思维不断探索“互联网+”与就业创业相碰撞的契合点,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开辟新領域。

2、选择投资两难,信息误导危险

互联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在进行就业创业项目的选择和投资时,会受到信息资源闭塞、市场摸底不透、团队分工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的干扰和制约。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和有较大市场前景的项目需要谨慎决定,在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中寻找战略伙伴,在创新上位、服务贴切中打造项目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网络中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特别是诸如暴力、色情、欺诈等负面信息,会对瓶颈期或者投机阶段的就业创业人群带来极大诱惑,信息甄别失误或滞后都会使之走向歧途,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施举措

1、注重主体作用,培养互联网思维

大学生作为就业创业的主体,必须不断增强自我与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个人要素,形成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其实就是要求大学生打破常规和束缚,重新审视个体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即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就业创业坚实的理论根基;要有灵动的创新想法,开辟就业创业新的领域;要有很强的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资源分析市场行情;要有贴切的服务意识,转变就业创业面临的瓶颈。

2、加强客体引导,树立新常态理念

高校要不断深化就业创业工作综合改革,多措并举的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首先要注重分类指导,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要推动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创业教师队伍,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理念;最后要加强高校办学特色,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3、融合信息资源,精准帮服强化引导

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便捷,有利于更好的融合信息资源。高校要构建“两微一网”的就业信息平台,根据不同阶段需求和求职意愿,精准发布就业创业信息,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和信息推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就业预警动态监控机制,有效实施“一生一策”精准帮扶;注重媒体的客观报道宣传,正确引导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了解创业资讯,合法合规的进行就业创业的选择。

4、营造环境氛围,制定针对性措施

首先利用互联网+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和各类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创业合作机制,帮助大学生进行项目孵化,解决大学生融资难等问题;最后,将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程煜,李鹏. 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7.73-76.

[2] 李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1.128-129.

【作者简介】

张 剑(1988-)男,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蒋 飞(1987-)男,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举措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