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

2016-09-07付启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

【摘 要】 文章认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师要从教育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素养、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升自己,才能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

自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一场全方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展开,大学外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信息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提高自身职业发展能力,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大学外语教师,应该从更远的视角制定自身职业发展计划,积极采取行动,努力提升自我,使自己具备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积極乘风破浪,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大学外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外语教师在社会的大环境下,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从课程改革入手,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学习型教师。

大学外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有:第一,教育价值的转变。教育价值由个人向社会转变,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和服务学生来创造大学外语教师的价值;第二,人才培养的转变。外语人才的培养由智力向素质转变,大学外语教学要求围绕学习者外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培养,突出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交际运用能力;第三,教学主体的转变。大学外语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第四,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由课堂授课单项向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等双向转变,由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五,课程体系的转变。课程体系由分割向综合转变,大学外语课程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建立系统、开放、动态、立体的课程体系,帮助学习者用英语作为工具,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上做好语言准备;第六,教师角色的转变。大学外语教师角色由单一向多样转变,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转变;第七,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关系由等级向平等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合作、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在明主平等的氛围中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第八,教学评价的转变。大学外语教学评价由片面向完整转变,由单一的、片面的诊断性评价向多元评价体系转变,注重学习者外语的学习过程。

二、大学外语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广大师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主体。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程的英语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该规定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大学外语新的教与学的方式。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出现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外语教师担负着培养外语人才的重任,更要学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应用,站在科技新高度,利用现代媒体改变外语知识的传递方式,优化大学外语教学过程,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学外语教师在积极应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中更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大学外语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技能,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制作,慕课的制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等;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多途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好的素材补充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使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具有当前的国际化视野,也培养学习者的国际化视野;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化理念,培养学习者的信息化意识,培养学习者信息工具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大学外语教师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更好地指导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大学外语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

其一,自我知识。在自我知识上,大学外语教师需要提高自我效能与评价,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大学外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为根本,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二,普通知识。在普通知识上,大学外语教师努力提升科学人文素养,为教学和科研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外语教师承担着大学人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语言与文化等丰富人文知识传授的重任。

其三,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上,大学外语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大学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语法学、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理论、语用学、英美文学、词汇学以及大学英语课程知识等。

其四,教育科学知识。大学外语教师要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将大学外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现在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努力成为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好教师。

大学外语教师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的步伐,捕捉时代发展信息,把语言文化知识转化为亮点传授给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从事外语教学,进一步开拓自己的事业。

四、大学外语教师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承担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长期以来,大学外语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大学外语教师职称的提升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都得从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着手。经验本身并不是成果,经验的积累可以提升为成果,经验转变成成果需要理论基础。作为教师个人,大学外语教师要主动提高理论水平,不懈地钻研,多读书,多思考,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提高,把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作为学院,要为大学外语教师尽力创造条件,重视大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他们考博等深造,提供更多外出进修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大学外语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需要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需要具有真知灼见,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职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温剑波.大学外语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研究[J].外国语文,2015(01).

[2] 王开容等.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外语教师发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简介】

付启军(1979-)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后方法视野下外语教师角色述评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大数据时代大学外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