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思考

2016-09-07张耀斌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制度化规范化思考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规范化是解决基层党的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探讨推进基层党的建设“规范化”的途径:一是工作要求规范化,二是党内的各类活动和内容要规范化,三是评价机制规范化。

【关键词】 农村基层问题;制度化;规范化;思考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加强党的建设成为了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党联系服务群众最紧密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课题,更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和保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应该主动适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基层党建思路和方法,真正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和致富脱贫上的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新形势下任务发展变化带来的冲击,使得一些领域制度过多、过滥和过繁,而这些制度在设计上又与实际情况不够适应,与农村基层的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干部群众不理解,使得一些规定、要求落实不下去。比如,在思想建设方面,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学与不学、真学与假学一个样,助长了形式主义学风。

2、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不规范问题突出

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方面一些环节不同程度存在主观随意性问题,工作任务不明确,内容不规范,效果评价不统一,一些地方甚至在党建工作中搞一些“土政策”,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的政治性、原则性和严肃性。比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因为工作目标性不强、考核内容针对性不够、考核管理刚性不足,干到哪算哪,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由于党建工作规范程度不够,有的党组织活动时间、效果得不到保证,甚至少数农村支部连基本的“三会一课”制度都不能执行,有的党组织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形式化、随意化,严重地制约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是解决基层党的建设问题的基础

要改变目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中存在的软弱涣散等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利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党内关系、保障党内各种生活的有序开展,从而实现强化党的领导,使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尽快健全基础制度。农村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制度,是农村基层党建制度的中心,在建立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重心放在抓好具体制度的建立和修改上,要重点健全和完善农村支部书记定期培训、农村党员集中轮训、党员领导“一述双评”、党员党性分析等基础性、关键性制度。

二是注重完善现有制度。要紧密结合目前发展形势和农村发展要务,加快对党内制度的梳理和研究,对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严格落实不打折扣;对过时、脱离实际、操作性和评价性差的应及时进行废除和修改完善。对不够具体和缺少细化的制度,应该迅速完善细化并制定出实施细则。

三是大胆探索制度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继承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根据当前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和基层新情况积极探索和推进制度上的创新,把好的、成熟的做法及时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定下来。

三、推进基层党的建设“规范化”的途径

一是工作要求规范化。党建工作规范化,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党内的各类活动和内容要规范化。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党建上,工作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对其活动内容和方式也都是有规范化要求的。比如,坚持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就要按期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民主生活會、定时上党课;健全基层党组织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党支部定期向党员大会和党总支报告工作,充分听取党员意见,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等,对这些内容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偷工减料”。

三是评价机制规范化。对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成效,必须有一套统一的评价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中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刚性考核指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到心中有数,行为有准。比如,在党的思想建设上要以学习《党章》为重点,时刻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宗旨观念,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选优培强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在作风建设上要以反四风和加强与群众联系为重点,同时要把这些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和农村基层组织在发挥脱贫致富作用成效等中心工作为标准,作为考核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成效的依据。

四、结语

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党员干部带头维护,不走形式,严格落实,同时要严肃追究违反者的责任。一是党员领导要带头维护。党员领导,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的核心,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强化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的落实,严格规范和程序的执行。二是要让制度落到实处。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执行,不能落实到位,就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所以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的执行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是否能被执行,规范和程序是否严格的保障。所以要积极探索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三是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自上而下加大对不严格执行制度,甚至是破坏制度的行为的督查,对不能按制度办事,不按规矩出牌,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肃追责,以保证制度、规范、程序执行的内容不变化、标准不降低、时限不延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福磊,新时期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 胡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

[3] 王文俊.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张耀斌,任职于中共黄龙县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制度化规范化思考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