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口秀节目中的话语分析

2016-09-07赵珂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

赵珂

【摘 要】 文章阐释了话语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天天向上”节目中的话语作了分析,探讨了脱口秀节目语言分析的文化意义。认为,脱口秀节目语言正丰富着我们的词汇系统,并给我们的语言注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会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脱口秀节目;话语理论;话语分析;《天天向上》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Harris 提出了“话语体系”这一理论。他认为话语体系是指言语活动所运用的范式,作为一种言语和文字体系,在目前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下,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话语空间、话语权和话语形态随之改变。

一、话语理论

一个话轮就是在会话对象在会话过程中所得到的一次说话权,以及从得到这个说话权开始到放弃这个说话权为止。话轮研究是关于语言会话转化规律的理论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话轮转换的文化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注话轮转换的传播价值和会话中的主客双方话语地位。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视点,选取“天天向上”节目为研究对象,从“话轮保持”、“话轮出让”和“话轮放弃”三个方面比较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策略,分析中国综艺节目的文化意义。

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就是在两个话轮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地方,这一概念在话轮理论中十分重要,是我们理解话轮转换意义的重点。首先,我们要了解话轮中说话人的位置转换,脱口秀中的说话人包括主持人和嘉宾,他们都要分析他们是否处于话轮转换关联位置,以及他们成为说话人的位置。说话人在话语转换中采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来进行会话,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方式在话轮转换中使用概率不同,他们经常使用言语来表达自我,而非言语方面的使用频率低。主持人在会话中起主导作用,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来取得话轮、放弃话轮,嘉宾通常采用的方法比较单调些,一般是循规蹈矩的等着自己的话轮,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后会放弃话轮,这是由他们在节目中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主持人占主导地位,嘉宾的话轮是受主持人控制的。

二、“天天向上”节目中的话语分析

1、话轮保持

主持人在节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在相互的对话中不断地将同一个话题保持下去,这就是所谓的保持话轮。通常主持人都会通过彼此之间相互接话来保持话轮,天天兄弟在节目中经常出现。下面举例来说明主持人是怎么保持话轮的。

汪涵:小五你夏天喜欢哪三样东西?

小五:冰淇淋。

汪涵:还有呢?

小五:ire cream。

汪涵:这是一样的,小五。

有时候,主持人在话轮中对话很简单,接话的同时内容可能会重复,天天兄弟很会巧妙地在话题重复时将声音提高,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主持人在保持话轮方面占优势,只要话题中间不出现比较大的停顿,主持人自己的话轮都可以得到保持。

2、话轮出让

话轮出让,就是在话轮中,一个人将话题让给另一个人。主持人与嘉宾在话轮转换中经常采用话轮出让。因为他们在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所以在话轮转换中他们所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在话轮转换中,嘉宾一般不去抢夺话轮,都是等着主持人将话轮让给自己,嘉宾也可以通过重复的方式取得话轮。由此我们能看出主持人在话轮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最近的一期,嘉宾是韩国偶像安七炫。

欧弟:当时你喜欢这个发型吗?

安七炫:喜欢,但是在当时要弄这个发型是很麻烦的。

汪涵:在您心中,潮是一个什么概念?

安七炫:潮就是造型比较夸张,衣服很肥大,鞋也很大。

在这个对话中主持人的眼神都是看着嘉宾的,所以在提问完以后嘉宾及时的作出了回答。当嘉宾说出谁是主唱的时候,汪涵的眼神没有看嘉宾而是看了其他主持人,所以在嘉宾要接着回答问题时,欧弟和钱枫很快的从嘉宾那取得了话轮。说话人在话轮快要结束时,会有一个手势指向听话人,这样听话人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发话人。

这一例子中汪涵和欧弟总是把话题让给安七炫。然后又让安七炫挑选天天兄弟中的主唱、rap担当。这个话题很自然地就落在嘉宾手上,现场气氛很活跃。

这一期节目中主持人的体态也会传达相关信息。一般只说话的话显得比较僵硬,身体不够放松。这意味着会话还没结束。如果身体出现放松的时候,就意味着说话人的话语快要结束。这里主持人与嘉宾是站着聊天的,汪涵在提问时,姿势是向前倾斜的,当嘉宾回答问题时开始是直立的,后来慢慢就向前了。这种动作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交际。

3、话轮放弃

话轮放弃,即说话人放弃自己的话论。与话语出让不同的是,话轮放弃是下一个话轮开始的保证。话轮放弃是嘉宾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保持沉默,主持人所采取的一种方式。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嘉宾对话时他们掌握着话语权。每个主持人在节目中所承担的任务有所差异,但是基本上是平等的。取得话轮方面主持人是这个节目的话语权拥有者,他们在取得话轮上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会关照观众的反应,如果问到嘉宾不想回答的问题,或不好回答的问题,主持人会很快地转换话题。天天兄弟就是如此,因为在主持人之间的话轮转换中,他们有时会主动放弃话题。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田源:那首《董小姐》很不错,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一个董小姐。

众主持:什么时候结婚呀?

嘉宾左立沉默。

钱枫:我还不着急,左立当然不着急;

欧弟:那让我们把小白叫上来吧。

这个例子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当主持人问到左立什么时候结婚时,左立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主持人钱枫立即给左立解围,欧弟也立刻把小白叫上来活跃气氛。这里充分体现了主持人在对话中应用话轮放弃,天天兄弟主持就是这样一种艺术,这里就体现了主持人遵循着礼貌原则,几个主持人如此巧妙地配合使得现场气氛得到保证。“天天向上”能成为如此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和他们在节目中机智地表现分不开。

三、脱口秀节目语言分析的文化意义

脱口秀节目语言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产生的语言形式,它是在挑战传统的语言,活跃了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脱口秀节目的迅猛发展,有很多节目已经进入民心,如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金星秀等,可以说脱口秀节目正丰富着我们的词汇系统,并给我们的语言注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

脱口秀节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我们应尊重主持人的创造冲动与个性自由,同时加以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会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总之,脱口秀节目以新颖、活泼、幽默等特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有些已经进入全民语言,进而形成了文化意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1] 姜可雨.从“权力话语”到“公共话语”的转移——试析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话语权分配格局的嬗变轨迹[D].华中科技大学,2010(5).

[2] 王文静.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1(05).

[3] 卜晨光,赵若竹.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功能重设与话语重构[J].播音主持艺术,2014(6).

[4] 徐火军.中国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的文化承载[J].阅江学刊,2012(08).

【作者简介】

赵 珂(1990-)女,河南洛阳人,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
《南方人物周刊》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与事实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