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

2016-09-06李秋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人文素质大学语文

李秋菊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简要探索。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 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是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应当全面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而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中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就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立足的重要基础,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国高等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纳入到教学改革的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操,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口语表达能力现状

1.民族精神流失

就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精神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对于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及优秀文化缺乏理解和认同,对中华文化在世界发展史上的贡献知之甚少,对西方文化却盲目追捧,导致民族精神流失严重。

2.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部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明显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专业学习上也不够执着,人生观价值观有待提升。甚至有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得过且过,对个人行为缺乏合理的约束,生活方向和目标不坚定。[2]

3.人文基础常识不足

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划分存在特殊性,专业口径过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基础常识存在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得学生人文素质存在偏差,个性发展也存在一定不足。

4.学生欠缺应有的口语表达能力

就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口语表达能力存在不足,整体水平不均衡,且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缺乏适当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导致高等院校学生缺乏应有的口语表达能力。

5.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缺乏适宜的口语教学评价体系

总的来讲,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赏析文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但实际上高等院校的语文课程大多沿用传统的赏析文章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语文教学中也缺乏适宜的口语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大学语文课程中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式

1.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文化教育的主旋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通过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合理化设置,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优秀的作品来展现古今中外爱国志士的豪情壮志,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耶”。将大学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人文艺术气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实现内在动力的转化,促使学生坚定信念奋发图强,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

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而促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优秀品质的社会栋梁,勇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并不断进取。那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当多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塑造,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能力,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定意志。

3.培养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的审美观念

就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审美观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满足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切实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美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更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表达的活动中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领悟口语表达的方式及重点,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当注重通过情景模拟来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锻炼,实现学习与生活的交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5.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口语表达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当设立切实可行的语文课程目标,积极增加口语表达课程内容,例如普通话训练、朗读训练、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话剧表演等。选取适宜的口语表达训练方式,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重点,从而在正式场合以及日常交际中能够进行妥善的应用。口语表达相关课程安排应尽可能满足国家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实际特点,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6.拓展教学,巧妙设计口语表达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就我国高等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及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此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当积极拓展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实现不同语言环境的有机融合,从而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优良的空间,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大学语文课程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而自强拼搏,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高校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母语意识、热爱民族文化,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杨桂菊,白玉荣 -重视《大学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09

[2] 李永红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文学教育:中》 – 2014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能力人文素质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高职新生英语口语策略教学探索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英语口语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