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双语素养标准培养分析研究

2016-09-06纪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合作学习汉语

纪雪

摘 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通常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两种语言相互干扰,即双语互扰的问题。受双语互扰影响,教师的话语,无论是英语的,还是汉语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语言规则,出现语言偏误。教师的语言偏误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双语素养”这一概念,并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体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问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语素养和汉语素养各自所应包含的内容,并在语言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又拟定出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标准,希望对中学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双语素养 教学阅读 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 英语 汉语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他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运用一种语言时,常常会受到另一种语言干扰,出现语言偏误。教师们也想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两种语言之间的干扰。就这一问题,我们在我地部分中学做了一次关于双语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学英语教师,

一、中学英语教师使用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在日常工作中,有66%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汉语处理事务;另有34%的英语教师则更喜欢使用英语处理事务。在思考教学问题时,45%的教师直接用汉语思考;35%的教师先想好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只有20%的老师直接使用英语思考。在授课效果方面,27%的教师认为使用纯英语教学效果更好;52%的教师认为使用汉语解释难点效果更好;还有21%的教师认为比较英汉语言异同效果更佳。在使用汉语方面,70%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汉语表达受到英语的影响,常常偏离汉语规则和习惯。不难看出,教师通常要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工作,使用过程中,难以做到相得益彰。常理认为,两种事物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促进,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表明,两种语言长期混合使用,彼此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正面的,相反,使用双语的教师,在运用英语时受到汉语干扰,而在运用汉语时又受到英语干扰。就个人言语而说,英语中带有汉语的影子,汉语中又带有英语的影子,英语既非纯正的英语,汉语也非纯正的汉语。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师中长期存在,这不仅困扰着教师们,还对英语教学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毋庸置疑,作为英语教师,谁都希望提高自身的双语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我们认为提高双语运用水平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双语素养。什么是双语素养?我们把对两种语言的有效操控能力称作“双语素养”。本文针对双语素养展开研究,力求找到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衡量双语素养的标准,为教师提高双语素养提供可参考的目标。

二、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双语素养的培养

以上讨论了与双语素养相关的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及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双语素养标准问题。中学英语教师语言素养的最高境界就是灵活自如地驾驭语言,让语言传递出必要的信息,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展现出高度的智慧,释放出诱人的魅力。

1.运用双语正确表达的能力。语音正确标准、用词准确简练、语句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是顺利进行交际的第一层级。教师在运用双语时应多加关注中介语的产生情况,利用双语语言知识尽力自我修正语言偏误,注意遵循英语和汉语各自的标准和规则,避免将汉语规则套用在英语上,反之亦然。教师正确地运用双语可以提升自我想象,起到示范作用,能为学生语言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营造有利的环境。

2.运用双语准确表达的能力。教师无论是讲解知识,或是指导学生活动,或是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或是评判学生作业,一定要做到双语运用准确,切合语言使用的环境和目的。指导性话语切忌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万不可使学生不知教师所云。评价性话语应尽力使用客观准确、明白易懂的言语,不能偏离实际,随意夸大或缩小都可能使学生产生言过其实或言不到位的感觉。准确地使用双语能帮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学而能得,准确地使用双语也有助于学生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水平。

3.运用双语区别层级的能力。中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积累的双语语言知识逐年增加,语言运用能力也逐年提高。此时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感性思维后期与辩证逻辑思维前期的过渡时期,对话语的理解能力呈现阶梯状特点,即对话理解能力逐年递升。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知识基础和语言接受能力的差异选用学生当下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这样做才能赢得学生回应,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教师运用双语要注意分等级,分层次,循序渐进,符合各阶段学生的心智水平。

4.运用双语体现逻辑的能力。语言逻辑性意味着教师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以及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方法进行语言教学。一则是语言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完整地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词、短语和句式的分类以及语言单位的运用条件通过逻辑手段教给学生,而不能违反逻辑,随意解释语言现象。再则,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所学课程的内容和该课程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又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唯有语言的逻辑性才能使学生逻辑思维得以有效训练。

5.运用双语得体表达的能力。语言得体是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英语语音上的得体就是指说英语要有洋腔洋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话方式具有开口度大,口腔后部的肌肉运动范围大,常常运用语流音变、连音、不完全爆破音,重点放在重音上,以轻重音交替规律来体现语流节奏,语调以平调为主等等的特点。词语选择的得体是指运用词语要符合英语习惯,通常一般性话题的表达注重使用“小”词儿和习惯搭配,专业性话题的表达则注重使用“大”词儿。句型选择得体则是指口语多用简单句和并列句,而书面语却要多用复合句以及非常态句型。这些方面都与汉语表达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尊重英语和汉语各自的表达特点就是遵从语言的得体性。教师需注意话语表达适合具体情境和文化,主动把握交际过程,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感受和学习语言。

6.运用双语取得艺术效果的能力。这里指教师语言的审美价值。运用双语既要体现语言的外在美又要体现语言的内在美。从外在审美方面来看,教师的语言在形式上应当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形象具体,简洁生动,清新明快。这样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外在美。从内在审美方面来看,教师的语言应当饱含教师的爱心、智慧、激情和学识。富有内在美感的语言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情感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双语审美价值体现的是教师对语言的高超把握能力和对学生的真爱之情。追求双语的艺术效果是教师语言素养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合作学习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