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2016-09-06许立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问题实践教学

许立民

摘 要:数码时代的到来使摄影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数码相机在带给人们使用方便的同时,又面临着传统摄影理论、技术的矛盾冲突。面对如此强大的科技领域的更新,高校摄影教育工作的开展和革新将成为我们摄影教育工作者值得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在数字背景下摄影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我们应该在摄影教学的内容、形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改变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数码教学,走摄影专业真正该走的路。

关键词:数码时代 教学问题 实践教学 授课手段 改革 摄影教学 教学体系

一、正确面对数字时代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摄影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缺乏创作能力

数码技术逐渐在摄影领取得到了极大的运用,虽然现在已有不少高校将关于数码教学的课程列入了课程中,但是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数码教学所指的创新精神的真谛,而只是在技术改革的基础上去理解数码教学。[1]

2.关于是侧重艺术教学还是技术教学观念不一

众所周知摄影体现在技术和艺术的双重作用之下发挥出来的效果,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得摄影教学出现了两个倾向,一个是将重点放在技术掌握上,另一个是将重点放在艺术表现上,前者过于死板后者缺乏操作能力,这就导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掌握摄影的特征:鲜明性、直接性、真实性、生动性,同时摄影的美学性也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摄影技术作为基础,那么摄影的美学性也不可展示的淋漓尽致,又何谈让学生拍摄出独居主题性、有韵味的作品。总之,在摄影的教授上艺术和技术不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技术和艺术并举。[2]

二、高校数字摄影课程的建立

高校数码摄影课程的设置旨在提升摄影教学的质量。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促成的,而是在课堂中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是在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中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探讨高校摄影课程的构建,合理安排课程,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自选课程与必须课程。摄影教学的共性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总之,需要在实验中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完善摄影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

三、数字时代下高校摄影授课内容的改革

1.加强专业知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艺术专业知识

数码摄影的应用使得摄影技术变得更加容易掌握,因此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艺术知识的教学上。随着数码相机自动化的不断提升,摄影技术的学习也变得简单起来,所以摄影教学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让学生掌握摄影用光、构图的同时,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赋予摄影的独特技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意识可以增设二维基础、三维设计、图形语言等课程加强学生的色彩、构图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摄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学生创造出更加突出的摄影作品。

2.加强数码摄影的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是学生更好完成摄影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更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论知识指导者学生实践。提倡高校在摄影专业教学中增多社会实际课程,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学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并且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有利于将来在社会上就业。学校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平台,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取得双赢。这样为学生创造了机会,也让人才的培养更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数字时代下高校摄影授课手段的改革

1.借助多媒体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学生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不能对知识充分消化理解,所以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丰富课堂课件。这样既能协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构造图,学生只能抽象化地理解知识,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直接在课堂进行各种原理的展示,例如如何曝光、如何调节景深、如何构图等规则,给学生创造一个立体、真实的学习环境,内容不仅图文并茂,并且还可以配有声音讲解,让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数码摄影知识。[3]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师名家的优秀作品,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既提升了教学水平,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知识储备转变为能力应用。

2.利用网络手段,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宽广。教师可以从网络引进与摄影相关的文章和教程丰富学生的课程,既可以使课堂更具有生动性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许多前沿的摄影教育者都采用了这种方式。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协作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具备更广的概括面,为教学提供了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了协作交流的机会,是一个良好的摄影学习和创作平台。网络教学具有多向性,更有益于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网络教学的反馈性不仅受益于学生而且受用于教师教学工作。网络教学是数码时代摄影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4]

五、结语

随着数码技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高校摄影专业的教程改革已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作为一名教育摄影的工作者,我提倡追随数码时代的特性,打破传统的摄影教学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紧随数码摄影的发展趋势,用超前的意识始终走在数码摄影教育工作的前沿。通过运用发达的、先进的网络手段为学生创造数码化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加多元化、宽广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刚;朱琳;摄影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宋春颖;李红钧摄影实践课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徐苑;在摄影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9期

[4]王华丽;数码时代摄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7(10)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教学问题实践教学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