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9-06王春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王春英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性和课堂训练方式的多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的思考方式和事物都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要善于从多个方面入手,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能力

前言

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在现如今的素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成为现如今教学的最大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解决。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方法的多样性。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去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这种精神将会为我们国家未来的人才教学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乐于创新,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1]

一、注重引导产生疑问,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过程都是老师设置疑问、学生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处于被思考的状态。时间久了,学生在思考方面就比较懒惰,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疑问,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老师是如何质疑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是如何进行质疑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课文的步骤,先正确流利的读通课文,然后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随后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问题都是这样的步骤提出来的,让学生在脑海中有提出问题的具体思路。[2]

其次,就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摸索,为了让学生学会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讲一篇新的课文以前,让每一个学生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于提出的问题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表扬,对于提出的问题不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与批评,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对于不同的问题说“不”。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特别崇拜老师的,都认为只要是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时,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故意漏掉一部分产生漏洞让学生与发现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去表扬,对于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查阅资料进行了解。要培养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展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特色。

二、努力帮助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独立创新

为了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的具体图像,让学生展开联想,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说在教《游园不值》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如你身临其境,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时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在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之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描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酝酿和不断地改善之后在班上讲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三、善于利用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媒体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鸟的天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放一段鸟的配乐,让学生感受鸟叫的清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打开自己的思维。多媒体课程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调而又僵化的面孔,让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通过观赏,学生用语言进行描绘,学生通过比较对自己的表达和品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想象是创造之母”,对于学习语文课程来说,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强。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该是培养语文理解能力的主要内容。想象并不是凭空就会产生,它需要有不断的刺激、积累和依托。而对于我们平常的人来说,视觉的刺激效果要远远高于语言的刺激,但是如果我们把语言和视觉的刺激加在一起效果就会更好。多媒体运用的恰到好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四、精心为学生设计作业,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家庭作业的巩固,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家庭作业的布置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口头的、书面的、用脑子思考的。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还包括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去学习。教师作业的布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的时候依托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学习完具有故事性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演讲比赛,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3]

其次,教师在讲一篇具有游览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之后,在回家为父母讲解这个游览地方,让家人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父母请到学校来介绍自己的校园,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最后,学生在学习了常识性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关于动手能力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考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结语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真心的给学生正确的评价帮助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校从小就爱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4]

参考文献:

[1]黎茂涛.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1:53.

[2]刘艳.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1:14-15.

[3]华春艳.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黑河学刊,2012,08:155.

[4]侯艳茹.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能力[J]. 电子制作,2014,18:15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