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体育中的队列队形教学

2016-09-06刘晓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刘晓艳

摘 要:队列队形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走姿、站姿,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同时,在队列队形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队列队形教学,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一内容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发挥其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 队形队列 体育教学

前言

队形队列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在简单的队列队形训练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走姿、跑姿技巧,并在不断地训练中成为学生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队列队形的教学,认识到队列队形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1]

一、多样化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队列队形的训练是体育课的基础环节,这一环节单调乏味,大都是固定不变的立正、齐步走、稍息、跑步走等等单调的动作,学生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渐渐地会失去锻炼的兴趣,认为这是机械的毫无生趣的锻炼,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场景模拟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适当的训练场景,如在进行齐步走训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提前几分钟集合,在一起观看解放军战士接受祖国检阅的宏大场面,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观看,然后在进行正步走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组织游戏竞赛,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加强队形队列的训练。如,在进行“集合”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围绕中心点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处于解散的状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吹响哨子,看哪一组学生集合的最快,并以最快的速度最标准的队形队列站好,再加以饱满的精神,响亮的口号,哪一组就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训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锻炼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指引下主动的进行训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训练,达到队列队形教学的真正目的。[2]

二、难易度适中,切合学生的实际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教学应以人文性、教育性为根本性质,让学生在习得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学生能够健康的全面的发展。小学体育教材中的队形队列训练是根据相关的军事化训练的标准制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等都是其特有的特点,同时,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组织训练,难易适中,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教材中在教学齐步走这一内容时,对学生摆臂的幅度要求很高,但是这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处理教材,掌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提升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自然的摆臂、姿态优美、动作协调,大多数学生都会达到这一要求,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训练中获得足够多的自信,保证训练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制定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都能够达到训练的目标,在难易适中的体育教学中获得学习体育的乐趣,减少对枯燥的队形队列训练的抱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训练心态,最大化的达到教学的效果。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在完成较为简单的训练后追求更高一级的更加规范的队形队列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获得战胜自我的满足感。[3]

三、丰富教学语言,调控学生学习情绪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在枯燥的队形队列的训练中情绪容易失控,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育机制,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科学有效的调控学生的训练情绪。首先,体育教学中需要运用更多的肢体语言,在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中,教师要充分的掌握肢体语言的调控艺术。作为教师应做好队列队形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通过自己的认真示范,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要以规范的动作、饱满的热情、响亮的口号来为学生做示范动作,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习得动作更为主要的是会被教师的精神所感染,努力的向老师看齐,另外,在学生训练疲惫的时候,教师一个夸张的动作,能够使学生放松心情,开怀一笑,又重新焕发奋斗的激情;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要通过幽默机智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继续训练的动力,缓解学生由于训练带来的压力,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训练氛围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下一阶段的训练。如,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者开一些适度的玩笑,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但是要注意说话的度,不能够使学生觉得尴尬。教师要在休息的时候与同学积极地交流沟通,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规范的掌握队形队列技巧,并牢记于心。丰富多样的教学语言对提升学生的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利用这一教学艺术,科学的调控学生的情绪,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4]

结语

总之,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队列队形教学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训练,并在训练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在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上不断地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地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庆才. 对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4,08:79.

[2]冯咏梅. 浅谈小学体育课队列队形的教学[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4:184.

[3]张霞.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218.

[4]王刚,祝兴奉. 关于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规范化问题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9:230+23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