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助小学生做好阅读题

2016-09-06贾云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

贾云英

摘 要: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准确阅读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及怎样帮助小学生做好阅读题的具体方法,旨在能够起到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题 阅读教学

前言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既是识字认字的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准确领会听到内容的基本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准确表达自我意思。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具体进行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1]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在稳步进行着。教学方法的更新使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比较顺利。但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过于机械化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同时,有的教师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激活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是由于缺少多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视,没有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没能够真正认识到阅读教学的实质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时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例如,有的时候会放纵学生的喧嚣行为,影响学生的正常阅读。还有许多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原则。[2]

二、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在新的教育阶段,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课堂中的学习的实践,从而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配合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和时间进行自由讨论,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而关心和细心指导,那么学生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比较新奇的东西,通过这些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自己需要了解的阅读知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查阅的习惯,在阅读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极查阅,做好标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生对于阅读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来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

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内的知识之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涉猎一些课外的读物,读一些课外的刊物,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选取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读物,通过仔细阅读,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注重锻炼学生课外阅读的速度,首先就应该强化注意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高注意力,以平稳的心来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在阅读材料中获取更加丰富的阅读知识。

4.采取鼓励性教学,鼓励学生提问

在教学中,有的时候仅仅凭借教学氛围难以判断出学生学习的成果。所以,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对于教师没有讲解清楚或者学生还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来,教师应该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教师在鼓励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自尊性,要采用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提问,从而起到积极的作用。[4]

5.注重教学评价,做好信息反馈

教学信息的反馈对于教学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评价反馈机制,即把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解清楚的地方,安排专门的同学进行记录,在教学完成后提出来,从而保证教师把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全部讲解清楚。同时,也需要记录学生没有听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分清楚是个别问题还是共性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以后的阅读教学。这样,能够使阅读教学有很好的保证,有利于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从多角度着手。首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能够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坚持良好阅读,从而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1,02:27-29.

[2]陆小平.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1,S1:35-37.

[3]兰臻.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海峡科学,2009,04:87-88.

[4]马之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J]. 教学与管理,2012,26:27-29.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