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之主体性原则

2016-09-06余义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余义苇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要注重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主体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教育者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改变的对象,由于受教育者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因此,受教育者也具有主体性。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成果,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受教育者积极有效地参与和配合,就不会使教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更不用说外化为行为和习惯。

2.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 客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表现出来的.自主性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依靠自身的力量,按照自 己的需求和方式来驾驭客观世界.自主地支配生存与发展. 能动性则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必须积极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人们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发挥其主动性以克服各种障碍.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从而引起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重 视,尊重两者的能动性,以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为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利用掌握的知识去探索,实践的精神.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肯定,有利于激发他们为自我的完 善,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从而推 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能够有效克服教育者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一味地灌输现成的、既定的社会规范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克服受教育者很难产生积极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对这种粗暴的灌输产生了抵制和讨厌的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十分低下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推进及其效果的检验,都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双向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

(1)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精神

教育者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就很难去了解受教育者,不能够触及受教育者的深层问题;教育者没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就难以适应新情况,处理新问题。

(2)要根據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对特定的对象施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按部就班,而必须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来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运用教育手段以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三者的教育过程和机制相差甚大,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如政治教育可用宣传、说教等方法,而道德教育就不能靠灌输,必须诉诸对人际和社会现象及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索、思考、反省、批判和讨论。

2.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

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把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之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受教育者简单地接受和认同教育的内容,而是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相关内容,使之成为活的实践理性,因此只有把培养教育者的主体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才能既利于发展人、完善人,又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要唤起和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

个体自我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其次。要促进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必须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起来,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激发起自我教育的要求,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从而实现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

3.注重主体间的交流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服从的教育模式,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二者不是权威服从的主客体关系,而是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主体能力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性关系不但有了理论上的依据,而且也具有了现实合理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既强调教育者的积极作用,更要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那么要求我们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要求。在课堂上,充分给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既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情况,适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